“所謂權臣三件套就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有了這三件套,就說明你是有能力和皇帝抗衡的人了。”
朱媺娖不解:“為啥?”
“很簡單,你不強,憑什麼和皇帝平起平坐?”
。。。。。。。
“哦。”朱媺娖理解了。
“有了權臣三件套後就開始加九錫,封王封地了。”
九錫源自先秦禮製,最初為表彰功勳的九種賞賜,後逐漸演變為權臣篡位的政治信號。)
加九錫具體指天子賜予諸侯或權臣的九種禮器與特權?,包括:車馬、衣服、朱戶、納陛、虎賁、弓矢、斧鉞、樂器和秬鬯。)
“等這一套結束後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後代完成改朝換代。”
“第一個走這個流程的是王莽。”
“元始元年封安漢公,元始四年進宰衡,加九錫,元始五年稱假皇帝,初始元年改朝換代。”
“從封安漢公到改朝換代用了八年時間,期間還有各種祥瑞和三辭三讓。”
“就比如利用儒家的天命理論,指使哀章等人造《金匱圖》,《金策書》,稱漢太祖劉邦傳位他。??”
“還通過自己的支持者製造四十餘萬民眾上書請願的假象,營造禪讓的合法性。??”
“可以說王莽打了個樣,除了封王封地以外,都齊了。”
“下一個就是曹操,建安十三年當丞相,建安十九年封魏公加九錫,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建安二十二年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冠冕規格從十旒增至十二旒?。”
“等到延康元年,曹丕接受禪讓稱帝。”
“曹操比王莽更齊全,就是沒有改朝換代而已。”
“第三個是司馬家,先是司馬懿發動政變竊取曹魏大權,之後是司馬昭封晉公,之後是司馬炎改朝換代,前後十六年,橫跨三代人。”
“但這個標準流程也就到此為止了,時間來到了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篡位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比如劉宋篡晉,這個劉裕是義熙元年都督中外諸軍事,義熙六年加黃鉞,義熙十四年封宋公加九錫,元熙元年封宋王加十二旈冕,元熙二年稱帝。”
“之後是蕭齊代宋,蕭道成加九錫一個月後就稱帝了,蕭梁代齊,蕭衍都沒加九錫。”
“之後就是陳代梁,隋代周,唐代隋,這個時候就沒人願意走這個流程了,最多就是應付一下。”
“之後就是朱溫了,他連流程都懶得走了,直接稱帝了。”
“所以到了趙匡胤的時候,直接一件黃袍完事。”
朱媺娖撓了撓頭:“哦,這就是提升效率嗎?”
“差不多,其實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就是誰拳頭大誰就是皇帝,更直接了而已。”
趁著沒事,小媺娖看了看自家大哥:“唉,大哥不缺錢了,大明沒事了,父皇,你看看大哥,再看看你。”
朱由檢又破防了:“女婿,給她解釋一下!”
小媺娖臉又紅了:“父皇!”
“咋滴?不對嗎?”
“不想理你!”
朱由檢冷哼一聲:“女婿,快說吧,告訴她。”
“哦,實際上按照原本的曆史,清朝也缺錢。”
“需用糧餉為數甚多,一歲所入不足當一歲所出。方順治八九年間,歲入額賦僅千四八百萬,而諸兵餉歲需千三百。”
“其中官員俸祿和軍隊的軍餉就占了一千五百萬。”
“至於地方基建就更不用說了,就兩個字,沒錢,就算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虧了四百萬。”
“但清朝就是強在把明朝在地方官僚手中拿不到的錢全拿走了。”
“當時的清朝也沒什麼好辦法,隻能加稅,所以當時還用著崇禎時期的稅率,彆忘了,當時很多土地都荒蕪了。”
“至於那些不夠的,隻能攤派,還有遼餉,也換了個名頭繼續收。”
“其實這不算稀奇,但稀奇的是清朝時期把官府留給自己的錢也拿走了。”
“在明代,地方衙門都有自己的小金庫,原本是給下麵的人發俸祿的,結果後來就成了貪汙重災區。”
“明朝時期的地方衙門在交稅時總會扣下一部分,這也給財政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所以在順治時期,這些錢都收了上去,朝廷的問題解決了,但地方難維持了。”
“康熙時期,因為三藩之亂帶來的財政負擔,清朝再次壓榨地方的錢,以至於官員俸祿也被克扣了。”
“康熙十五年,清朝開始對士紳出手了,對士紳征收三成賦稅,對貢生和鄉紳也增加了三錢賦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點上,清朝確實比明朝強,在明朝,這是沒辦法想象的。”
朱由檢一頭黑線:“你撿好聽的說。”
“我隻是實事求是,實際上清朝的的辦法也沒有多高明,無非就是把明朝沒收上來的錢收上來了。”
“明朝對士紳客氣,但清朝不一樣,砍起人來絲毫不手軟,這也是清朝的優勢,清朝作為滿人政權,人家的統治核心是八旗軍,明朝隻有士紳官僚。”
“清朝可以憑借八旗軍直接殺,人家有旗人撐場子,但明朝不一樣,如果真殺了,那就沒人乾活了。”
“這也是在清朝,士紳吃拿卡要的風氣緩和很多的原因。”
朱由檢嗬嗬一笑:“真賤啊,也不知道他們作何感想。”
張彥嗬嗬一笑:“我知道啊,他們想念你了,現在都在問我大舅哥你什麼時候回去。”
朱由檢白了張彥一眼:“朕回不去了,讓他們自己麵對太祖吧,太祖砍人可比滿清強太多了。”
朱元璋有明朝各大時空的人,實在不行在其他朝代借人,還真不怕那些士紳撂挑子。
而且朱元璋更狠,一道聖旨,直接要了人家除去所有開銷後結餘的九成,對於一些超富裕的士紳,直接拿走了九成九,敢說不給就敢砍你。
這也導致原崇禎時空的士紳怨聲載道,但他們也沒辦法,想請倭國人,但原崇禎時空的倭國正爆發生化危機呢。
而且那是天幕仙人指名道姓要滅掉的國家,敢請他們,那就是和上天對著乾。
至於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西班牙人,那些人還眼巴巴的等著燧發槍呢,自然不願意和士紳合作。
至於更北的沙俄人?那些沙俄人也很虛明朝,歐洲主打一個水淺王八多,遍地是大哥。
沙俄的重心在歐洲,如果還想在歐洲爭霸,那就必須維持遠東的皮貨貿易,。
如果惹怒朱慈烺,沙俄的皮貨貿易也彆乾了,直接去西伯利亞種地吧,最主要的是,沙俄也等著燧發槍呢。
總之,現在的朱慈烺非常舒服,內部的官員被迫清廉,外部的蠻夷紛紛示好。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