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審核了,看看明天能不能過)
第二天,朱媺娖起了的很晚,昨天又被扣下了,當了一天的牛馬。
張彥也給朱媺娖留了早餐:“下次去帶著電擊槍,你哥要是敢拉苦力,直接給他一槍。”
朱媺娖眼前一亮:“夫君,還是你好,知道心疼我。”
“對了夫君,我也看了大明曆代發生的事,怎麼農民起義那麼多?”
“不奇怪,這是常態,曆朝曆代的農民起義都挺多的。”
“哦。”朱媺娖明白了,以前張彥說過這事:“那夫君,哪個朝代的農民起義最多?”
“這個嘛,當然是宋朝了,兩宋三百年的時間裡,起義數量為四百三十三次,平均一年兩到三次。”
朱媺娖愣了一下:“是不是元朝故意黑宋朝啊?”
張彥搖頭:“還真不是,眾所周知,宋史又臭又長,因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以前的蒙古人可沒有寫書的習慣。”
“所以宋史大多數就是把宋朝文件換了個封皮,整體還是客觀的。”
“有宋一朝,這四百三十三次起義中,隻有方臘起義才是大規模起義,其他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注水嚴重。”
朱媺娖不理解:“為啥?”
“很簡單,哪怕是縣城裡有幾個人鬨事,都能被寫進去,並且非常詳細。”
“之所以這樣,那就是因為宋朝對待民變和其他朝代有本質的不同,主打一個招安,能收買的絕對不打,並且每年都會撥款安撫各地暴動的農民。”
朱媺娖一臉懵:“啥情況?”
“很奇怪是吧,當時我也很奇怪,堂堂封建王朝竟然能乾出這麼人性化的事,但在後來見識的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
“按照慣例,農民起義可以最直接反映出王朝的內部矛盾,但宋朝是個例外。”
“原因很簡單,其他長壽王朝都是新地主打垮舊地主,對全國利益進行一場大洗牌。”
“我以前說過,宋朝不是建立在利益大洗牌之上的,宋朝建立時,朝堂內部的官僚已經形成了利益團體。”
“宋朝皇帝自然不能輕易動他們,可問題是那些人也一時半會死不了,所以宋朝出了個政策,不抑兼並。”
“宋朝也是唯一一個不限製土地兼並的王朝。”
“這也導致百姓的土地都沒了,沒了土地,那隻剩下造反了。”
“所以宋朝拿出了辦法,招安唄。宋朝會把這些農民安排去當兵,如果識字的人就更好了,擴大王朝的編製就行了,還有一些直接給安置費。”
“媺娖,你想一下,你是吃不飽飯的農民,吃不飽飯了,起義了,這個時候縣令告訴你,朝廷給你編製,讓你吃朝廷的飯,聽起來不錯吧。”
朱媺娖點頭:“挺不錯的。”
“確實不錯,王安石表示認同,另外,我那個時代有很多鬨事的,職業醫鬨也好,無腦小仙女也罷,說白了都是朝廷會安撫。”
“宋朝也是如此,這也讓宋朝人發現,隻要嚎啕兩聲就有人來送錢,所以就會出現有人帶頭去鬨事的。”
“拿到安置費後按照人頭抽成。”
朱媺娖一臉懵:“宋朝不管嗎?”
“不管,因為官員也能拿錢,朝廷安置費下來後,先被官員拿一些,剩下的才是交到農民手裡的。”
。。。。。。。。
朱媺娖一臉懵:“還能這樣啊?”
“當然了,這也導致地方出個小事就會上報,朝廷就會撥款,靈活就業嘛,反正成本低。”
“說白了這就是職業起義,你看看宋朝就知道,蒙古人南下時,農民起義反而變少了,都去抵抗蒙古人了,哪裡還有時間管你所謂的農民起義啊。”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