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牙行門口!
趙元吩咐老管家,將七十個買回來的家仆,分成了七個隊伍。
分彆跟在四輛牛車和三輛馬車的後麵。
在二狗和重新找回來的冬子富貴大山三人護送下,分批朝著城門外趕去。
這樣做也是為了低調,儘量不在城內引起人們注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這次除了買來這麼多人口,其中六個板車上,還堆滿了糧食和作坊生意需要的各種物資,一起走的目標過於招搖。
此刻趙元正和兩丫鬟坐在一輛帶有車廂的馬車上。
這是牙行黃掌櫃送的順水人情,美其名曰,帶有車廂的馬車更符合趙元的身份。
趙元自然沒有推辭,畢竟黃掌櫃這次從他手裡也賺了不少。
但就算這樣低調行事。
車馬隊伍在城門外彙合的陣仗,還是引起了守城衙役和不少晚歸的百姓注意。
“咦!那不是趙元少爺嗎?怎地帶了那麼多人?”
“差爺不知道嗎?今天在牙行,小老兒碰巧看見趙元少爺去買家奴……!”
“買家奴?老天爺爺,乾什麼需要買這麼多家奴?”
“那就不清楚了,聽說趙元少爺本來隻想買幾個的,可去了牙行見到以前被賣掉的家仆受罪,又見不少孩子女人像牲口一樣關在小屋子裡,當場惻隱之心大動,直接把那黃掌櫃家的所有奴籍人口全部買走了。”
“好人,好人啊!怪不得能被縣尊大人瞧上眼,果然也是個善良有本事的……!”
人們議論紛紛,言辭間儘是驚歎和好奇。
買走這些奴籍人口,至少也得要數百兩銀子!
雖然不明白趙家怎麼就有錢了,甚至懷疑趙元如何養活得了那麼多人。
但此舉也算間接給了那些苦命人一條活路,讓人不得不敬佩。
“天黑前必須到家,出發!”
嘈雜的議論聲中,趙元不敢耽誤,當即催促會合的車隊人馬動身。
雖是太平年代,但縣城距離村子也有三四十裡路要趕。
牛車速度本來就慢,加上還載滿了貨物,晚上行走終究是不放心。
同一時間,趙家村村口的老槐樹下。
吃過飯的一些村民,像往常一樣聊著田間地頭的閒話。
村長老李頭兒和幾個年長者,也蹲在樹下的亂石堆上,吧嗒吧嗒抽著旱煙。
四周還有不少孩子,正不知疲倦地你追我趕,瘋跑打鬨著。
而在老槐樹前麵不遠的岔路口,還有一群人正神情焦急地站在那裡。
“他二叔,這都天黑了,少爺他們怎地還不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