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氛圍下,就算前朝的書寫字體隸書,也潛移默化地成了人們眼裡的禁忌。
更彆說什麼和前朝大離有關的詩詞了!
然而現在,竟然有人寫了一首有關前朝反詩?還通過魏無期傳到了皇帝陛下的手裡?
盛千和隻覺得脊背發寒,離了大譜。
但在沒有弄清楚陛下的心思之前,他也不敢有任何的看法發表。
“單論水準,你以為此篇如何?”
劉坤擺了擺手,渾不在意地追問道。
然而老太監卻吱吱嗚嗚仍舊不敢多言:“奴、奴才見識淺薄……!”
“讓你說你就說!”劉坤麵露慍色。
“是,是陛下!”
老太監內心一顫,急忙道:“單論詞作能出現在魏老先生的信函中,就說明,說明……!”
“說明什麼?”
劉坤冷哼一聲,鄙夷斥責道:“你還真是個老狐狸!”
他自然聽出老太監說了實話,隻不過是借著魏無期的名頭撇清了自己,可謂老奸巨猾。
但不得不說那個趙元的確是個人才。
詩詞文章竟能信手拈來,甚至還精通音律算學,堪稱國士無雙。
尤其在文道造詣上,竟連魏老也被折服得自歎弗如,這就有些可怕了。
畢竟作為大乾的文道泰鬥,能與魏無期匹敵者,放眼天下也是屈指可數。
而且話說回來,雖然詞作裡明顯存在影射前朝之意,但魏無期卻毫不避嫌地寫了出來。
並為趙元闡明,是當麵寫予那個蘇家孤女蘇曉蝶的,按照當時的情境和感觸來看,實屬正常反應並無不妥。甚至通篇詩詞的表述相當貼切,心境猶如親身經曆,渲染得精彩絕倫。
身為皇帝,劉坤自知當有容人之量海納百川,不疑人不避嫌!
也正因如此,他才在立國後,力排眾議重用了大量的前朝臣子和官吏。
以期讓人看到他求才愛才的寬厚心胸,吸引更多賢才良將進入朝堂,輔佐治理大乾江山。
是以看著魏無期信函裡,對於趙元所做詩詞納入書院聖典的建議,他僅僅沉思了片刻就批閱寫下了同意二字。
然而這一行為,直接看得老太監撲嗵一聲跪了下去。
“陛下如此,實為不妥啊!”
詞作再好,但也難逃追思前朝影射大乾之嫌。
何況那趙元不過一小小童生,所作詩詞即便再好,也沒有納入書院聖典的資格。
畢竟讀書人眼裡的功名地位和長幼尊卑不可逾越,否則很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風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