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不是該與他仔細討論商事合作的嗎?
不是該好好享受盛宴,去和魏老推杯換盞溜須拍馬的嗎?
畢竟這場盛宴,可是為了歡迎魏老留住書院才臨時增設。
所以現在,但凡與他無益的話題,他是真的沒有心情閒扯。
不過對方豪擲千萬在先,恭維盛讚方彤在後,自己便也不好拂了對方麵子避而不答!
是以趙元怔了怔神,笑著謙恭道:“上官大人謬讚了,小子可沒有什麼安民之法,不過是利用現有條件和些許格物之法,以工代賑因勢利導而已!”
“以工代賑?”
上官弘還未開口,與魏老同席的劉昊突然發聲追問道:“不知何為以工代賑?”
不僅是劉昊,就連一直沒有發聲的魏老,此刻也正抬頭目光炯炯地看向趙元。
初見趙元時,對方的才情就讓他倍感驚歎!
隨著了解接觸,愈發覺得趙元才學涉獵之廣匪夷所思。
卻沒想到,這次除了商事興國的已知論斷之外,還再次聽到了於國有利的安民之法?
事實上,趙元這一刻極度無語!
他本想隨便說上幾句搪塞上官弘,卻沒想到竟連劉昊也好奇起來!
甚至他還注意到,就連厥國席位上的完顏真卿,也正滿眼好奇地盯著自己。
當然,這也不難理解,不管是劉昊的權貴背景,還是完顏真卿以及上官弘的身份地位,對於這種有益於定國安邦的方法,自然是極其在意。
是以他頓了一下,硬著頭皮繼續道:“簡而言之,便是利用已有條件,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讓所有的人事物俱皆產生該有的價值,相互支撐相互依存,而非坐吃山空。”
趙元簡單地進行著概括!
畢竟所謂的安民之法問題太過寬泛,細講起來沒有個一時半會兒根本說不完!
然而趙元想要偷懶,可人老成精想要了解清楚的上官弘卻不會放過他!
眼看他似是而非地說著,上官弘突然插嘴道:“常言道,民安則國定。如何能讓家國安定,是每個有識之士都想要求知的道理。所以還請趙元小友,詳細道來!”
趙元頓時苦笑,不得不點了點頭,倒了杯酒接著道:“是這樣,比如我趙家村流民雲集,若隻是為了飽飯而進行救助,早晚都會有耗空錢糧的一天對吧?”
“所以我便利用現有田地,儘可能地搶在季節變化之前多耕多種。”
“同時利用河道魚獲資源進行換錢,以及加蓋工坊製造熱銷的商品。所有一切,都不過是為了能讓流民有活乾,同時創造額外的價值產出。如此以來,也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而民眾有了希望……!”
“這般說來,老夫倒是明白了!”
上官弘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慨然長歎道:“如此一來,參與賑濟的雙方皆有得利,而民眾有了活計有了收入也就有了希望。緊接著便會想要更多,以至於就會更加賣力地乾活做工,以期獲取更好的衣食住行。而民眾安然國家便也可定……!”
一直以來但凡遭了災,朝廷能夠給予民眾的賑濟,不是銀錢就是糧食。
而且這種救助大多也隻是短期,是以最終能有多少災民挺過來,完全就是聽天由命!
而按照趙元的方法,非但能夠解危濟困,還能給予民眾帶來更為直觀的謀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