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絕對是胡縣有史以來,出現在街上的年輕女郎人數最多的一天。
一客商路過胡縣在客舍修整,聽到外麵的動靜,推開窗就看到許多家長身側跟著一個或兩三個十幾歲的年輕兒女,腳步匆匆朝著城外而去。
這客商剛來胡縣,納罕問夥計:“可是你們這兒有什麼風俗?怎麼這麼多未成丁的兒郎在外麵?”
“咦,竟還有許多女郎?”
那夥計便笑著將本縣神醫招學徒,不論男女的事給說了。
“所以啊,現在縣裡但凡是年齡足夠的人家,都急著往三興裡趕呢。”
客商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對於神醫是女子這件事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
他曾走過一城鎮,因著三王爺征兵,征的十室九空,還沒長成的男丁就被推上了戰場,幾乎沒有能回來的。
那兒沒了男丁,隻剩下女人,於是原本被認為撐不起家業的女子撐起了家,下地乾農活,捕魚,建房。
客商走過的時候,那兒連客舍都是女子當家,夥計也都是女子。
所以乍聽神醫為女郎,這位客商第一反應就是,真有這麼神?
“神呐!”夥計跟托一樣,說起來就眉飛色舞。
“死人都能救活,您就說,這神不神?”
客商果然被震住:“死人都能救?死多久的?”
夥計當即叭叭叭將那狗兒溺水沒了氣息被救的事聲情並茂說了一遍。
這客商父母尚在,倒沒有腦洞大開到挖出親人求柳神醫救活的意思。
他想的是:這神醫有如此能力,行商一路艱辛,得病的風險也巨大,要是能求得神醫手中的一些藥……
“夥計,這三興裡怎麼走?你可否帶我去?放心,賞錢少不了你的!”
這胡縣不是自己老家,外麵世道又亂,人生地不熟的,客商可不敢跟著陌生人走。
找個當地的,多多少少能避開些風險。
夥計滿臉高興,扭頭去看老板:“掌櫃的?”
做客舍的,自然是客人最大,尤其是這年頭不好過,好不容易有個客人,老板也不想讓人家掃興,便對著夥計點點頭。
夥計興奮得聲音都變了調:“好嘞!客官,您這邊請!”
他就是想去現場看熱鬨才鼓吹的如此努力,既然要做工不能去,那鼓吹客人去不就好了?
客人不認路,不還是要他帶路。
果然不負有心人。
這熱鬨!不就趕上了嘛!
客商幾人跟著夥計,一路出了城,遠遠還能瞧見不少人走在他們前頭,再仔細一看,有人衣衫襤褸,灰頭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