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紫禁城。
奉天殿內。
文武百官排列得整整齊齊,一邊文官,一邊武將,周圍更有壯碩的大漢將軍持刀肅立。
“陛下駕到……”
一聲尖銳的通報從遠及近,讓所有官員瞬間收斂了神色,變得莊重起來。
明武宗朱厚照在宮廷儀仗的簇擁下步入奉天殿,穩坐龍椅之上。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對著明武宗恭敬至極地呼喊。
“眾卿平身。”
明武宗輕輕擺手,麵無表情地說著。
對他來說,這早朝更像是一種儀式,國家大事基本都被內閣事先商定,現在不過是走過場而已。
對明武宗而言,有多無趣就有多無趣。
隻是習慣了,他已經能泰然處之。
“謝陛下。”
聽到明武宗的話語,所有官員齊聲致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見文武百官皆已起身,劉談瑾高聲宣布道。
“啟奏陛下,微臣有本奏上!”
一位站在文臣前列的老臣從群臣中走出,對著明武宗堅定有力地說。
這位老臣一出現,所有文武官員都不由得正色起來。
此人非比尋常,乃是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謝於喬!
先帝為明武宗選定的三位顧命大臣之一!
劉談瑾見謝於喬出列,臉上閃過一抹驚訝。
明武宗麵容也變得凝重:“準奏。”
“啟奏陛下,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使高鴻誌貪汙受賄,濫用職權,誣陷忠良,心懷不軌,有悖逆之心!”
謝於喬向明武宗行禮,正義凜然地陳述。
“北鎮撫司指揮使高鴻誌?”
聽到謝於喬的話,明武宗愣了一下,對於高鴻誌,他還留有些許印象。
畢竟,錦衣衛作為天子親軍,是最忠誠、最可信賴的力量。
北鎮撫司的指揮使,在錦衣衛中是握有實權的人物。
他選擇高鴻誌,是因為他初登大寶,在錦衣衛中尚未安插親信,便想提拔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錦衣衛指揮。
高鴻誌根據東廠的調查,出自錦衣衛世家,四代忠臣。
他一時興起,便提拔高鴻誌為北鎮撫司指揮使。
提拔後僅一個月,他幾乎都快把高鴻誌忘了。
見明武宗麵露困惑,劉談瑾低聲提醒。
明武宗點點頭,沒說什麼。
他看見一道又一道科道言官走出行列,既有監察禦史,也有六科給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