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方的行為讓百姓十分滿意。”
“此外,錦衣衛還為參與施工的所有人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食作為感謝。”
“百姓們因此非常感激錦衣衛,對高鴻誌以及皇上更是充滿了崇敬之心。”
“這件事後,錦衣衛在民間的名聲大大提升。”
“通過百姓之間的口碑傳播,現在整個北直隸布政使司內的百姓都在誇獎錦衣衛,也誇獎皇上。”
深吸一口氣後,楊廷和神色嚴肅地向內閣首輔劉希賢彙報:“據說,由於這次在北直隸取得的良好成效,錦衣衛打算把這一做法推廣至全大明,在全國開展修建和擴建道路工程。
要讓各地的道路變得更寬敞,並且讓所有人都可以免費通行。”
話音剛落,內閣裡的各位官員都沉默了。
他們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人心,整個明朝的人心啊!
一旦這項措施在整個大明實施起來,可想而知,所有民眾的心就會緊緊團結在錦衣衛周圍,擁護正德皇帝朱厚照。
當錦衣衛獲得民心支持時,朱厚照自然也會得到同樣的好處。
那今後他們這班內閣還能掌控朝局嗎?是否還能像今天這樣?
雖然說目前因為朱厚照登基時間不長,大部分事情還是由內閣來定奪的。
但如果朱厚照掌握了全民心呢?
未來的朝廷決策可能都會以他的意誌為準吧?他們這些人也將難以再牽製皇權,反而成為聽命於皇上的工具?
“劉公,看來高鴻誌是真的會拉攏人心呐!”禮部尚書李賓之情緒激昂地說,“我已經搞不清他到底圖謀什麼了!這不是一位指揮使該做的!”
兵部尚書謝於喬聽完後皺起了眉頭,回應道:“我也同意李大人所說,我們應該告訴皇上,這項工作應該交由地方官來負責,而非繼續交給錦衣衛執行。”
戶部尚書韓文等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其實從一開始就有人覺得這樣做可能會造成極大影響,幸虧最開始隻是在北直隸試驗性展開。
“我們必須儘快上奏,說服聖上讓此工程改由州縣官員接管。”
對於劉希賢的建議,在場眾人紛紛表示同意。
見狀,劉希賢便對著詹事府少詹事楊廷和揮了揮手示意其退下。
“先去吧。”
應聲後,楊廷和離開了。
此時他們並不知道,高鴻誌帶領著錦衣衛精英已經來到了紫禁城,並且正在接近文淵閣……
稍過了一會兒,在文淵閣門口。
隻見高鴻誌躍下馬鞍站穩腳步,身後跟著萬玄兵等隨從也紛紛下馬跟隨而來。
然後他便直奔向了文淵閣的大門。
“請您止步,此處乃重地,即便是侯爺也需要通報後方可進入。”一名禁軍士兵擋住了去路並道歉地說道。
而旁邊站著更多的衛兵都在注視著這位錦衣衛統領。
“既然認得我是誰,你應該清楚我的身份及職權所在——作為錦衣衛的首領我有權監察所有官員,並且無需先行請示便可行事!
我不是來這裡探望任何人,而是來執行命令的,難道還要我特意告知麼?”
高鴻誌堅定地望著麵前之人。
見此情形,萬玄兵以及其他幾名隨員則將手輕輕按在腰間掛著的刀柄上蓄勢待發。
“末將失言,請您饒恕……”
麵對高鴻誌嚴厲的目光與言語威脅,那名守門的戰士頓時麵露畏懼之色,跪倒在地懇求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