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奴遵旨。”
劉談瑾恭敬地說道。
“另外,再從內庫選出各種珍貴的鐵礦石,比如隕石之類的。”
“不需要局限於鐵礦石,隻要是能打造兵器的材料,比如提煉過的寒鐵、隕鐵,也都送到錦衣衛總衙門,交給高卿。”
明武宗思考了一下,對劉談瑾補充道。
畢竟有些是隕石,有些已經提煉成了寒鐵或隕鐵。
“老奴遵令。”
劉談瑾堅定地說。
“這事大伴儘快去辦,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東西送到錦衣衛總衙門。”
明武宗叮囑劉談瑾。
“請皇上放心,老奴這就去辦。”
劉談瑾再次行禮後迅速離開。
看著劉談瑾走後,明武宗微笑著看向高鴻誌:“高卿,還有其他事情嗎?”
“啟稟皇上,臣沒有其他的事情了。”
高鴻誌搖了搖頭,對明武宗說。
“既然如此,高卿先回去吧。”
明武宗揮手示意,“高卿事務繁多,朕也不能耽誤你太久。”
“微臣告退。”
高鴻誌行禮後轉身離開乾清宮。
高鴻誌離開皇宮後,從侍衛親軍司的錦衣衛那裡接過照夜玉獅子的韁繩,騎著馬返回錦衣衛總衙門。
文淵閣。
一名宦官走進了文淵閣。
詹事府少詹事楊廷和立刻起身迎接,微笑著說:“公公駕臨,未曾遠迎,還請公公見諒。”
“楊大人客氣了。”
這名宦官點頭示意。
“公公來這兒是傳達皇上的旨意嗎?”
楊廷和試探地問道。
心裡其實早有猜測,畢竟沒有緣由的話,不會輕易有宦官來文淵閣。
而這名宦官明顯是皇上身邊的親信。
宦官點點頭,對楊廷和說:“楊大人,內閣首輔劉希賢大人在嗎?”
“劉大人在。”
楊廷和回答。
宦官點了點頭,走向文淵閣裡的小房間。
楊廷和跟著一同進入。
很快,兩人走進了小房間。
此時,內閣首輔劉希賢、兵部尚書謝於喬、戶部尚書韓文等人都在處理奏折。
聽到腳步聲,他們抬頭看向這名宦官和楊廷和。
“劉大人,傳皇上的口諭,內閣要在最短時間內,通知全國範圍內的十五個布政使司中,除了北直隸以外的其餘十四個布政使司及各地州府縣衙門。”
“讓他們開始招募百姓,協助錦衣衛修建官道。”
宦官對著劉希賢肅穆地說道。
雖然是代表明武宗前來傳達聖旨,但麵對內閣首輔仍顯得十分尊重。
大明朝實際上共有十五個布政使司,不包括南北直隸。
北直隸的修路工程已經完成,現在隻剩下其餘十四個布政使司。
“請公公代為轉告皇上,我們會立即傳令各地布政使司和州府縣衙門。”劉希賢微微頷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