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其中也提到了錦衣衛,但主要還是陛下之功。”
“你太謙虛了。”
明武宗認真地說:“是你幫助我清理了那些害蟲,除掉了內閣中的幾個大奸臣,還有南京的守備官員,才使得江山穩固,民心歸附。”
“謝謝陛下謬讚。”
高鴻誌認真地說,“但我能做成這些,全靠您的支持。”
“好了,不說了。”明武宗笑道,“走吧,讓我看看這封感謝信。”
“遵旨。”
二人一同走出乾清宮。
劉瑾等官員跟在後麵,他們都很尊重這位無私為國的清官。
出了宮殿,一眼就看到沈煉他們守衛的那輛車。
“拜見陛下。”
沈煉等人連忙行禮。
“平身。”明武宗溫言道。
他知道,高鴻誌之所以能肅清海疆,這些勇士們同樣功不可沒。
“多謝陛下恩典。”
明武宗看著那輛馬車問道:“車內裝的就是萬民感謝書嗎?”
“正是。”高鴻誌點頭。
“把所有感謝信都拿出來。”明武宗說。
沈煉指揮血刀衛們將一卷卷畫卷小心地取出來。
每份畫卷約長一米五,不久之後,兩百多卷整齊排布在地上。
“沈煉,打開一卷給我看。”
“好的。”沈煉讓兩名隊員小心地攤開其中一卷。
一張張名字映入眼簾。
這些名字有的寫得遒勁有力,有的清秀細長,還有的極為潦草,像是初學寫字的人所寫。
這種粗糙的字跡最多,但不難看出,雖然寫得不太漂亮,甚至可以說是難看,但卻能看出他們寫得很認真。
這樣的字跡,才真正反映了大明朝普通老百姓的真實麵貌。
因為這些普通人可能沒有上過學,自己的名字都是頭一次嘗試著寫下來的。
所以。
當這幅萬民謝恩圖完全展開後。
高鴻誌等人看到了畫卷中間,是一篇用剛勁有力的字體寫成的文章。
這篇文章裡滿是感謝錦衣衛、感謝鎮國公高鴻誌、以及感謝正德皇帝明武宗的文字。
他們為一縣百姓趕走了海盜和倭寇,讓他們從此不再擔驚受怕,不會再妻離子散,也不再受到敵人的殘害。
每一句話都讓人感覺情深意切。
每一句話都能觸動人心。
“朕連勤奮都做不到,每天處理政事時總是昏昏欲睡。”
“如果沒有高愛卿,朕不僅不可能被百姓稱為明君,甚至還可能被全天下指責為昏君。”
正德皇帝明武宗的眼眶微微泛紅,語氣充滿感慨地說:“現在,在高愛卿的幫助下,即使朕這麼一個懶惰的皇帝也被百姓記在了心裡,被認為是真正的明君。”
這全靠高愛卿的貢獻!
劉瑾等人也陷入了沉默,明武宗的性格他們自然清楚,也很了解。
要說明武宗能成為當今明君,他們作為一路跟隨其成長的內侍,其實並不相信。
然而,偏偏明武宗就真的成為了當代的好皇帝。
而且他還什麼都不需要做就能享有這個名聲。
不得不說,像高鴻誌這樣的大明朝第一良臣出現確實是明武宗最大的幸運。
同時,這也是全體大明朝百姓的一大幸運。
聽到正德皇帝明武宗的話,高鴻誌莊重地回應道:“陛下言過了,微臣隻是儘了自己作為臣子應儘的責任而已。”
“不,朕並未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