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明白!”劉瑾領命後立馬組織手下搬運箱子入庫去了。
眼見劉瑾離開後,正德帝才轉向高鴻誌感歎道:“這次要不是你在前麵頂住所有困難,怕是要放走這一個危害極大的禍根——英國公張懋。”
“陛下說得過了,我隻是做了錦衣衛統帥應做的而已。”高鴻誌再度彎腰作揖答道。
“你也辛苦一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朕還要靠你來支撐大明江山。”
“沒有你,這天下可能都不穩。”
“感謝你一直以來的付出。”正德帝深情地看著他說道。
高鴻誌心頭一陣感動:“也請陛下注意身體,百姓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好君主。”
“嗯,大家都注意點才是。”笑著回應一聲,“等一會我也回去歇著。”
高鴻誌這才再一次拱手施禮,請求先行告辭。
“你先忙你的去吧。”正德皇帝大方地揮揮手放他離開。
然而還沒等高鴻誌完全退場,一旁忽然有人開口。
“稟告陛下,老奴還有話要說。”是葵花老祖的聲音,打斷了剛才的離場氣氛。
“什麼話?”皇帝停下來看著他問。
同時高鴻誌腳步停住。
這時候站出來,肯定跟剛剛提到的話題有關係。
“陛下修造寶船是為了重啟海禁?”老祖語氣沉穩地問出了關鍵。
正德皇帝點點頭,語氣堅決地說:“沒錯,我要放開民間對外經商的權利,重開海洋之路!
這也是高鴻誌提出的建議,我已經任命他為我大明水師提督,統領十五萬海軍部隊。”
“而這支部隊,將會分駐在泉州、寧波以及廣州這三個地方。”
“泉州、寧波、廣州三個城市,將是我大明朝開放海禁的主要港口。”
“在泉州這裡,會建立我們大明的造船廠。”
“這座大明造船廠,將來主要打造當年鄭和下西洋時使用的寶船。”
“這個大明造船廠,也將由錦衣衛統一管理。”
“泉州、寧波、廣州三地,還會設立市舶司。”
“市舶司也會歸錦衣衛監管。”
聽完葵花老祖的話,正德皇帝臉色一正,語氣堅定地說:“我們大明朝的商人,都可以去市舶司購買出海貿易許可。
拿到了許可證之後,就可合法出海做生意。
而我們大明的海軍,則會對這些商隊提供安全保障。”
他已經完全明白了葵花老祖的意思。
其實,葵花老祖就是以前的三寶太監鄭和。
當年七下西洋的人正是他。
他對海禁政策關心,是很自然的事。
葵花老祖臉露出恍然之色,激動地說道:“原來是鎮國公的想法。
老奴懂了。
這個建議真的對國家和百姓都非常有利。
當年老奴帶著艦隊下西洋,雖然帶回了一些海外資源和財富,但規模很小,對我們大明朝的整體影響不大。
但如果徹底放開海禁,讓我們自己的商人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