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鴻誌進了內閣,王守仁和李循環也跟著入閣。
朝中局麵早變了,就連首輔劉希賢議事,都得先問問那兩位錦衣衛出身的大臣意見。
在當朝內閣裡頭,雖說劉希賢掛著首輔的名頭,是正兒八經的一把手。
可但凡有點眼力見兒的都看得出來,真正拿主意的,其實是王守仁和李循環這兩位。
詹事府少詹事楊廷和正在當值,一抬眼看見沈煉走了進來,立馬收起閒散模樣,正了正衣冠。
“奉鎮國公之命,有要事向劉公稟報。”
沈煉嘴角微揚,語氣平和,但透著股不容小覷的勁兒。
“哎喲,沈大人來了,快請快請!”
楊廷和連忙迎上前,手指著裡頭的小閣間說道:“劉公正在裡麵處理公文呢。”
“有勞。”
“楊大人自便就是,不必相陪。”
沈煉輕輕點頭,話也不多說,擺明了不想讓人跟著。
楊廷和一聽,也識趣地閉了嘴,應了一聲就退回了自己的位子。
心裡雖好奇高鴻誌派沈煉過來到底圖個啥,可既然人家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總不能跟過去偷聽。
沈煉也不停頓,直奔文淵閣深處那間小屋。
腳步剛到門口,屋裡坐著的五個人全抬起了頭。
內閣首輔劉希賢、兵部尚書謝於喬、刑部尚書王鏊,還有戶部左侍郎王守仁、禮部左侍郎李循環,一個個眼神齊刷刷盯了過來。
王守仁和李循環耳朵最靈,方才一聽那沉穩的步子,就知道是沈煉來了。
“諸位大人,見禮了。”
沈煉拱了拱手,動作乾脆利落。
“沈大人折煞我們了。”
劉希賢起身相迎,臉上堆著笑:“今日親至,可是鎮國公那邊有什麼急事?”
沈煉沒急著回話,先朝王守仁和李循環點了點頭,隨即神色一正,沉聲說道:“劉公明察,國公爺有令——內閣得立刻動作起來,把咱們大明朝各處地方,哪些地方缺水、澇、河道不通,統統摸清楚。”
他頓了頓,接著道:“眼下居庸關押著將近二十八萬蒙古戰俘。這些人不會白吃飯,得派上用場。國公爺的意思是,分批送到各地,去修河挖渠,整水利。”
“錦衣衛這邊也會調不少人手跟著,一路押送、監督,免得出亂子,讓人鑽了空子。”
聽到沈煉開口,劉希賢一幫內閣大臣全都愣住了,腦子有點轉不過來——二十八萬蒙古兵成了俘虜?
王守仁和李循環交換了個眼神,倆人剛才埋頭批折子,壓根不知道高鴻誌乾了啥驚天動地的事。
他們隻知道,高鴻誌宰了那夥圖謀不軌的蒙古使團,順手把國師八師巴和魔宗蒙赤行也給收拾了。
“沈大人,你說的可是真的?真有二十八萬俘虜?”
劉希賢猛吸一口氣,眼睛都亮了,聲音都在抖。
二十八萬啊!
不是兩千八,也不是兩萬八,是整整二十八萬!
這麼多壯勞力,要是安排得當,能乾多少活?修河堤、挖運河、建城牆,全都不愁人手!
“當然是真的。”
“國公親自出征居庸關,打得蒙古百萬大軍潰不成軍。”
“要不是守關的兄弟太少,連這二十八萬都裝不下,還得抓更多。”
沈煉說得板上釘釘,神情嚴肅。
“好!太好了!”
“老夫這就下令,馬上把全國哪兒要修水渠、通河道、挖溝渠的全盤查清楚!”
“讓這群蒙古人老老實實給我們乾活去!”
劉希賢激動得胡子直顫,臉上泛紅。
“還有,國公在關外,親手斬了蒙古皇帝思漢飛,大將擴廊,還有魔頭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