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德西帶著一貫的傲慢回應了施裡芬。
這正是即使瓦德西能力出眾,卻依然不討人喜歡的原因之一。
“真是個活該被小孩子戲弄的家夥”
參謀們被瓦德西輕視後,紛紛低聲抱怨,麵露不滿。
從清國歸來後,瓦德西雖重返三軍總監職務,但因試演事件失利,實質上已成為靠邊站的老將。
若非施裡芬作為前任總參謀長特意照顧,他可能連這個席位也保不住。
“俄國若爆發戰爭,必然從本土向遠東調配物資和兵力。這是顯而易見的,畢竟遠東俄軍的薄弱力量甚至連與日本軍隊交戰一次都難以應付。”
但瓦德西似乎未察覺參謀們背後的議論,他繼續無視敵意侃侃而談。
“然而,考慮到距離和俄國糟糕的鐵路條件,從本土到遠東的支援至少需要幾個月。也就是說,俄國必須在物資、彈藥和兵力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與日本開戰。”
“可是,俄國早就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才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啊。”
“你這個蠢貨!如果你是日本,難道會眼睜睜看著俄國完成西伯利亞大鐵路?當然會提前開戰!”
“您是說日本會先發製人攻擊俄國?”
砰!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
參謀中一人麵露茫然地提問,激怒了瓦德西,他猛地拍桌大吼。
“你以為他們為何與英國結盟?日本人現在急於趕走俄國,奪取朝鮮和滿洲!我敢斷言,日本必將在兩三年內開戰!”
“但僅僅是東亞的一個小國,他們憑什麼”
“這裡有人見過日本軍隊嗎?”
“什麼?”
參謀們一臉錯愕。
那當然不可能。除非被派往東亞,否則他們根本沒機會見識日本軍隊。
“我在清國親眼見過日本軍隊。這些猴子倒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相比之下,遠東俄軍不過是些從西伯利亞聚攏來的烏合之眾。”
“但歐洲的俄軍情況不一樣吧。”
施裡芬提到歐洲俄軍,瓦德西點了點頭。
“當然,歐洲俄軍更強。但俄國因內部問題和補給困難,無法全力投入這場戰爭!”
然而,日本不同。他們會傾儘一切力量,確保在這場戰爭中戰勝俄國。
“若俄日開戰,陸戰方麵日本將占優。至於海戰,我不是專家,不敢妄言,但大概率結果類似。”
“至於援助俄國,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瓦德西補充後,施裡芬陷入了沉思。
儘管施裡芬同樣厭惡俄國,但正如總理比洛所言,德意誌帝國已麵臨法國和俄國的兩線困境,再加上英國這個潛在敵人,戰略上顯然是下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