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5月,英國白金漢宮。
“唉,南非那場讓人厭煩的戰爭總算結束了。”
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終於卸下了一個巨大的負擔。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布爾戰爭(boerwars)——
這場曾兩度將大英帝國拖入泥沼的漫長戰爭,終於在南非畫上了句號。
在與英國漫長的戰爭中,已無力再戰的布爾人最終接受了大英帝國的統治,並以允許自治為條件向英國投降。
就這樣,那些曾通過遊擊戰持續折磨英國的布爾人的國家——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走入了曆史的幕後。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算光彩。
也正因如此,愛德華七世無法單純地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而感到高興。
為了徹底消滅布爾遊擊隊,英國屢次在戰場上遭受羞辱後幾近瘋狂,不僅將布爾人關押進集中營,還通過焦土政策將他們的村莊儘數燒毀。
這自然引來了國際社會對英國的強烈譴責。
更何況,布爾人並非非洲隨處可見的黑人。
他們是來自歐洲的開拓者的後代,也就是說,是實實在在的白人。
對殖民地的原住民做出這樣的事已然會引來批評,而對同為白人的布爾人施以這樣的暴行,更是無法逃脫輿論的責難。
因此,布爾戰爭對勝者與敗者來說,最終都隻是削弱國家實力和國際聲譽的一場災難。
儘管戰爭的勝利讓南非殖民地完全納入了英國的版圖,但對於重視外交的愛德華七世而言,這一事實卻令人無比痛心。
“和平條約的簽署預計是什麼時候?”
“咳咳!5月31日,我們將在比勒陀利亞與布爾領導人簽訂協議(《費裡尼欣條約》,treatyofvereenigg),陛下。咳咳咳!”
索爾茲伯裡侯爵一邊斷斷續續地咳嗽著,一邊艱難地回答。
他的氣色比起一年前與愛德華七世一起參加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皇太後的葬禮時更加糟糕。
最終,索爾茲伯裡侯爵決定辭去首相職務,愛德華七世也接受了這位與格萊斯頓、迪斯雷利共同引領了大英帝國黃金時代的偉大首相的辭呈。
“羅伯特也要走到這一步了嗎。”
想到曾是摯友的索爾茲伯裡侯爵為大英帝國所做出的貢獻,愛德華七世深感遺憾。然而,即便在他看來,索爾茲伯裡侯爵的健康狀況也已不足以繼續擔任這個重任在肩的職務。
因此,愛德華七世不得不開始考慮索爾茲伯裡侯爵卸任後的安排。
為了信任並支持他的英國民眾,也為了大英帝國的未來。
“羅伯特辭職後,下一任首相應該會是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