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6月。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立即將‘女王號’返還給英國,並釋放船員。”
“這不可能。他們涉嫌與叛軍勾結,在調查結束之前,我們既不會歸還‘女王號’,也不會釋放船員。”
“卡斯特羅總統!”
“說到這個份上,你還不明白嗎?我們委內瑞拉政府絕不會屈服於英國的壓力。”
“大英帝國絕不會容忍委內瑞拉政府的這種行為!”
“哦,是嗎?”
委內瑞拉總統西普裡亞諾·卡斯特羅(ciprianocastro)用一種冷漠的語氣回應了英國大使的抗議。
他的態度中明顯流露出完全不尊重對方的意思。
這個委內瑞拉的“獨裁者”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聽從對方的意見。
英國大使感到一陣怒火上湧,向卡斯特羅發出了最後通牒。
“好吧。如果你執意如此,那我就走了。不過你最好記住,大英帝國絕不會容忍這樣的侮辱!”
“”
砰!
英國大使怒氣未消,用力關上辦公室的門,仿佛要把門撞壞一樣。
看著這一幕,卡斯特羅總統不悅地叼起了一支雪茄。
“該死的帝國主義者。”
卡斯特羅皺著眉頭低聲說道。
無論是英國人還是德國人,這些歐洲帝國主義者都讓人厭惡至極。
自委內瑞拉在西蒙·玻利瓦爾的領導下從西班牙獨立以來,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
然而,歐洲人依舊憑借金錢的力量肆意操控委內瑞拉。
“這國家是屬於我的,不是他們的!”
卡斯特羅對歐洲帝國主義者的憤怒在委內瑞拉著名銀行家曼努埃爾·安東尼奧·馬特斯(anuelantonioatos)煽動叛亂試圖推翻他時達到了。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卡斯特羅在與叛軍的內戰中處於劣勢。
雖然叛軍在數量上占優,但卡斯特羅反而對他們形成了壓倒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