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季節還是烈日炙烤的夏天,但在阿爾赫西拉斯algeciras,卻刮起了比嚴冬的酷寒還要冰冷的寒風。
原因是,為了解決摩洛哥危機,四國代表齊聚一堂參加了會談。
他們彼此之間劍拔弩張,堅定地要貫徹各自國家的意誌。
當然,滿腔敵意的是因日俄戰爭而對立的英國和俄羅斯,以及認為摩洛哥會被英國這個日不落奪走的法國。
至於真正引發爭端的德國,雖然暫時站在英國這邊,但因為背地裡也與俄羅斯合作過,所以在這場火藥味十足的氛圍中,得以高坐釣魚台,退後一步觀望局勢。
由於這次危機牽扯的國家非同一般,因此參與會談的人物也都是頗有名望的大人物。
德意誌帝國派出的是作為威廉二世代表兼外交顧問的漢斯,以及外交部長裡希特霍芬。
英國方麵,阿瑟·貝爾福首相和蘭斯當侯爵親自現身阿爾赫西拉斯;俄羅斯則派出了謝爾蓋·維特,奇怪的是,他並非與外交部長拉姆斯多夫一起來,而是令人費解的帶著彆佐布拉佐夫出席會談。
“可能是尼古拉二世的意思,或者是為了牽製主張談判的維特。”
大概是擔心若讓維特全權負責會談,結果會對彆佐布拉佐夫不利。
而維特之所以堅持出席,似乎是為了防止彆佐布拉佐夫不但無法改善局勢,反而讓情況更糟。
“哈!讓這樣的小毛孩出席這種場合,看來最近德意誌帝國已經沒什麼能用的外交官了?”
法國方麵,代表出席的是外長泰奧菲勒·德爾卡塞théophiledelcassé,他用譏諷的語氣對著站在一旁的漢斯冷嘲熱諷。
德爾卡塞是個能力卓越的人物,在法國政府更迭之際,仍然能夠擔任七年的外交部長。他成功調停了美西戰爭,也圓滿解決了法紹達事件,是法國政府中最優秀的外交官之一。
按理說,他原本是對英關係友好的代表人物,在英法協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從他看向英國代表團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顯然認為英國在這件事上背叛了法國。
不過相比於他看向德國的眼神,他這種對英國的不滿還是顯得可愛多了。
作為一個強硬的反德主義者,德爾卡塞看待漢斯和裡希特霍芬外長的目光,簡直像在看混賬東西。
“好久不見了,男爵先生。”
“維特部長,聽說您最近受了不少苦啊。”
“還不是因為你們,讓我更累了。早知道當初在博斯普魯斯的問題上應該更謹慎點。”
“這可能聽起來像是借口,但我們確實沒想把事情鬨得這麼大。”
這倒是真的。
漢斯本來隻是希望英國用地中海艦隊牽製黑海艦隊,誰能想到他們會突然引發摩洛哥危機?
當然,這次危機雖然使英俄關係惡化,還讓法國與英國交惡,但從結果上,至少對德國是有利無害。
“無論如何,維特部長,這對您來說也不算壞事吧?隻要談判順利,就能讓出兵計劃作廢,重新轉向停戰協議。”
“哼,談判順利?和那個禍害一起?”
維特用眼神示意正在不停打擾德爾卡塞外長的彆佐布拉佐夫,滿臉厭惡地說道。
“能不添亂就謝天謝地了。”
“有那麼糟糕嗎?”
“彆提了。”
維特一臉厭煩地搖了搖頭。
彆佐布拉佐夫確實是這場遊戲中某種意義上最危險的存在。
對於敵我雙方而言都一樣。
畢竟在任何遊戲中,攪局的豬隊友往往比強大的敵人更可怕。
“好了,先生們,差不多該開始了吧?”
隨著阿瑟·貝爾福的一句話,漢斯和維特各自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滿是敵意的目光交錯下,解決摩洛哥危機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談終於正式開始了。
最先開口的是對著貝爾福首相和蘭斯當侯爵散發著不善氣氛的德爾卡塞外長。
“我們法國的要求隻有一個。英國和德國必須立刻從摩洛哥撤回艦隊。”
“在俄羅斯帝國先讓黑海艦隊返回,並承諾按照原定條件與日本進行和平談判之前,這是不可能的。”
砰!
聽到貝爾福毫不退讓的回答後,德爾卡塞外長憤怒地用拳頭砸向桌子。
“不管日俄戰爭如何發展,那都與我們無關。摩洛哥始終是我們法國的勢力範圍,英國的行為顯然是在挑釁法國!”
“摩洛哥是法國的殖民地嗎?還是保護國?”
“你說什麼?”
德爾卡塞外長提高音量抗議時,似乎不滿他的態度,裡希特霍芬外長用冷嘲熱諷的語氣說道:
“雖然法國的影響力不小,但摩洛哥依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且,英國也沒說要吞並摩洛哥,僅僅是在港口駐紮了艦隊。說實話,我不明白法國為何如此激動。”
“哼!沒想到德國人和英國人竟然如此親密。看這樣子,你們兩國遲早都能結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