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樸茨茅斯的俄日談判正在進行之際,德意誌帝國也麵臨著決定帝國未來的重要談判。
“英國傳來消息,表示希望與我們德意誌帝國建立深厚關係。英國與德國的聯盟。”
聽到比洛總理的話,漢斯點了點頭。
早在阿爾赫西拉斯會議時,阿瑟·貝爾福就已經秘密向漢斯探詢過意見。
在日俄戰爭期間,英國通過摩洛哥危機徹底與俄羅斯帝國和法國鬨翻。
此外,由波將金叛亂引發的摩洛哥海戰更是給這些矛盾畫上了重重的一筆。
俄法同盟與英國的關係已經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英俄協商乃至英法協商都徹底無望。
如今,在歐洲唯一可以算作英國盟友的國家,便隻有德意誌帝國了。
“貝爾福首相表示,他將親自前往柏林。”
“當然得他們來找我們,畢竟有求於人的是英國。”
漢斯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說道。
與原本曆史中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被摧毀的情況不同,俄羅斯帝國這次保留了大部分艦隊。而英國不僅要麵對俄羅斯的威脅,還有法國這個勁敵。
如果不能讓德意誌帝國站在同一陣營,英國的處境將會異常艱難,甚至痛苦不堪。
當然,現在德國的處境也並非十分有利,但引發摩洛哥危機的並非他們,至少這次不是。
“與英國結盟?這可不是我願意看到的。”
提爾皮茨上將打破了原本良好的氣氛。
顯然,這位對英國海軍有著強烈競爭意識的上將對英國一直抱有敵意。
如果任由他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談判的順利進行。漢斯謹慎開口,試圖說服他:
“上將,我們並不是向英國屈服。相反,這更像是他們向我們低頭。而且,為了德國的未來,與英國合作是必要的。”
“我明白。我隻是覺得,與英國結盟後,我們與皇家海軍之間再也無法一較高下了。”
“”
好吧,我錯了。
提爾皮茨上將似乎僅僅因為不能與英國海軍對戰而感到不滿。
比洛總理似乎早就預料到提爾皮茨的態度,他對漢斯搖了搖頭,意思是他也無能為力。
漢斯在心裡歎了口氣,思索著該如何應付這個難纏的老頭。看來,是時候拿出點彆的東西了。
“提爾皮茨上將,不是隻有通過戰鬥才能分出高下。正如我們建造了腓特烈級戰列艦,隻要繼續超越英國海軍就可以了。”
“可我們不再是唯一擁有腓特烈級戰列艦的國家了。前不久,英國也下水了他們的腓特烈級戰艦,甚至法國、俄羅斯和美國都在建造類似的戰艦。”
“那麼,我們就建造比腓特烈級更強大的戰列艦吧!裝備更大主炮、更大艦體的新型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