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漢斯的計劃_如何拯救德意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漢斯的計劃(1 / 1)

“坦克(panzer)?”

“也許‘裝甲戰鬥車輛(panzerkaen)’這個詞會更容易讓您理解一些。”

“裝甲車輛?難道是要像古代騎士那樣給汽車披上盔甲?”

說實話,還真有點類似。

漢斯翻開筆記本,簡單畫了一個坦克的草圖,遞給麵露疑惑的施裡芬參謀總長看。

“這就是我設想中的坦克樣子。”

當然,不是英國的k係列那種初代陸上戰艦,而是參考了現代坦克的鼻祖——法國的雷諾ft17。

雖然他個人也很喜歡k係列或法國的聖沙蒙坦克這些充滿男人浪漫的初代坦克,但既然已經知道坦克未來會如何發展,就沒必要繞遠路了。

更何況,那種陸上戰艦型的坦克速度慢、越野能力差,還價格昂貴,根本不適合量產。

事實上,k係列中生產最多的kiv坦克僅生產了約1200輛,而雷諾ft17在1917年至1918年戰爭結束的一年間卻生產了約3400輛。

“這看起來和我所知道的汽車完全不同。還是說,是因為你那災難性的畫技導致我看不出來?”

“咳咳,重要的並不是外形,而是性能,不是嗎?”

麵對施裡芬半開的玩笑,漢斯乾咳了一聲,然後儘量簡單地向他解釋了坦克的特點。

“首先,車體要覆蓋厚重的裝甲,以防禦機槍子彈,並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擋炮擊。”

“嗯這倒讓我想起,英國好像以前也造過類似的車輛。”

他大概指的是西姆斯摩托戰車(sisotorwarcar)。

這是英國人弗雷德裡克·西姆斯(frederickrichardsis)於1902年開發的,被稱為世界上第一輛裝甲車。

如果再往前追溯,意大利的萬能天才達·芬奇也曾設想過類似坦克的武器。

當然,那與現在認知的坦克形態完全不同。

無論如何,漢斯繼續說道:

“其次,安裝火炮和機槍來提供火力支持,並將炮塔設計成類似戰艦主炮塔的可旋轉結構,能夠實現全方向攻擊。”

“然後呢?”

“為了突破鐵絲網等防禦工事,並提升越野能力,使用履帶代替輪子。”

“履帶?”

聽到這裡,施裡芬疑惑地問道。漢斯點點頭。

儘管現在還沒有出現對後來的k係列影響深遠的美國霍爾特拖拉機(holttractor),但履帶技術其實早在更久之前就被發明,並不斷改進。

尤其是1901年出現的倫巴德蒸汽伐木車(lohauler),它是世界上首個商業成功的履帶車輛,對確立現代履帶的形態影響深遠。

“很有趣,確實是個有趣的想法!如果用這種坦克作為先鋒突破機槍和鐵絲網,再讓裝備衝鋒槍的步兵跟進,那就不用像日本軍隊那樣堆屍山了。”

不愧是德國軍隊的頂尖頭腦,施裡芬立刻看出了坦克的價值,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開始暢想未來。

實際上,坦克的誕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產生了深遠影響。

尤其是在西線戰場的最後攻勢——百日戰役中,協約國的大量裝甲部隊齊頭並進,讓德軍士兵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與恐懼。

‘或許,後來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坦克聞名,正是因為這段記憶過於深刻。’

無論如何,如果再能用飛機掌握製空權,從空中發動攻擊,並利用航空偵察為炮兵提供敵方位置,塹壕戰就不再是無懈可擊的防禦手段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以現在的技術,真的能造出這種坦克嗎?我對汽車不太了解,但這似乎相當困難吧?”

施裡芬的質疑是有道理的。

坦克這種東西堪稱汽車工程的集大成者。

就連漢斯也覺得,以目前的技術力,開發坦克並不容易。

畢竟現在的汽車還被視為上流社會的奢侈玩具,更彆提坦克了。

汽車工業真正開始壯大,是福特公司推出福特t型車,汽車開始向大眾普及之後的事。

更何況還有批量生產和車體規格化的問題。

不過,這方麵漢斯在自己的收音機工廠引入過流水線,用很短的時間就將收音機大量銷往世界各地,也許能多少說服他們一點。

要是德國汽車公司以“匠人精神”為借口拒不聽從,那漢斯也隻能采取更激烈的措施了。

“關於這點,還是先聽聽德國國內汽車企業的意見比較好吧?”

“嗯”

“當然,即便他們能生產出坦克,想要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最終無論怎麼進行,都得把技術人員榨乾成一塊破抹布。”

“你這家夥,有時候說起讓人害怕的話來一點也不當回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薄荷糖的夏天 南天門前傳之地軸危機 霍格沃茨:中國式教授 黑夜裡的星辰 三角洲:開局偷紅,布魯斯破防了 這仙修得不對勁!助人為樂就能升級 覺醒神血後,美男們跪求和我生崽 我繼承了大佬的禦獸圖鑒 重生逆轉:從破產到商業巨鱷 年代:從校辦工廠造盲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