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約瑟夫,你這個近親繁殖的突下巴老頭,不知死活的頑固老登!”
漢斯實在忍不住心頭湧上的怒火,在心裡怒吼道。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尊嚴傲骨源於血脈,他怎麼敢在一個華夏人麵前如此口無遮攔,侮辱其父母與出身!?
“實在抱歉,男爵。我代他向您道歉。我叔叔一向如此,希望您寬宏大量,理解海涵。”
漢斯憋著怒火、努力平複情緒,而無辜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隻能一臉歉意的代某位叔叔向他道歉。
漢斯很清楚,弗朗茨·約瑟夫是個不願聽取他人意見、自以為是又固執己見的老家夥。
而且,他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放在眼裡,口無遮攔,甚至曾讓他唯一的兒子魯道夫皇儲深受打擊,最終選擇自殺。
“我可沒有理由去理解這種家夥。”
但即便心中憤怒不已,漢斯此時也無可奈何。
就算把這事鬨大,最後吃虧的也隻會是自己,更不可能因為他那幾句粗鄙之語就毀掉與奧匈帝國的同盟關係。
現在,漢斯隻能對著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臉強行忍耐。
啊,這種該死的憋屈感,到底有多久沒體驗過了?
自從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那個死腦筋的彆佐布拉佐夫把一切搞砸之後,他還是頭一次體會到這種感覺。
不過,彆佐布拉佐夫隻不過是個被貪婪蒙蔽雙眼、連局勢都看不清的蠢貨,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則更為惡劣,他明明理解局勢,卻依然利用自己的地位故意為難他人。
“難怪奧匈帝國會變成這副模樣。”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因其不幸的家族曆史而經常被稱為命運多舛的皇帝,但諷刺的是,正是他本人導致了這個他傾儘一生守護的帝國走向滅亡。
或許是受母親影響,他一生都執著於維持專製君主的地位,在外交上隻依賴德意誌帝國,對軍事、經濟、工業的發展全無興趣,即便其他國家都在努力實現富國強兵。
眼下,波斯尼亞危機讓奧匈帝國在經濟與政治上遭受巨大損失,他卻仍一意孤行,執著於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直荒唐至極。
甚至連自己的侄子、皇位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他都因為對方娶了個身份不夠體麵的女人而冷淡相待,哪怕大公四處奔走,努力阻止帝國分裂,皇帝也隻是一味打壓,絲毫不予支持。
“奧匈帝國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死後不到兩年就崩潰,真不是巧合。”
當然,奧匈帝國的解體主要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
但說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也是弗朗茨·約瑟夫想吞並塞爾維亞的野心所致嗎?這筆賬同樣得算在他頭上。
最終,作為這一連串錯誤決策的結果,他傾儘一生守護的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徹底走向衰亡。
“唉,為什麼我遇到的君主全是這副德行?”
漢斯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難怪歐洲的君主製國家在世界大戰前後大多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算下來,至今為止他遇到的君主裡,勉強能稱得上明君的,恐怕隻有愛德華七世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