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拉開世界大戰序幕的,既不是奧匈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奧匈帝國雖在此前已向塞爾維亞宣戰,但由於戰爭準備尚未完成,目前隻是與塞爾維亞在邊境進行小規模交戰,並派遣小型艦艇沿多瑙河騷擾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僅此而已。
就這樣,在奧匈帝國籌備對塞爾維亞的攻勢之時,1913年7月16日,法國通過駐比利時大使館向比利時傳達了一則通告:
“為了防備德軍入侵,法軍將進駐比利時。”
這並非最後通牒,而隻是單方麵的通知。
“難道那些家夥吃爛蝸牛吃壞腦子了?”
對此,比利時首相夏爾·德·布羅克維爾(charlesde
oeville)的反應毫無疑問是:“這些法國佬是不是吃錯東西了?”
但法國是認真的。很快,當布羅克維爾首相意識到法國真的打算把軍隊開進比利時時,他立即怒不可遏,漲紅了臉吼道:
“絕對不行!比利時是中立國,並且將繼續保持中立!”
“首相閣下的立場我已經明白。那麼,我們法國就先去展開行動了。”
“什麼?!大使!大使——!”
法國當然知道比利時絕不會同意。但這份通告本就是走個形式而已,消息剛傳回法國陸軍總參謀部,總司令約瑟夫·霞飛便下令早已在國境線待命的部隊向比利時進軍。
“全軍挺進!馬上越過比利時邊境,占領布魯塞爾,掌控西部要塞地帶。法蘭西萬歲!”
“法蘭西萬歲!!”
於是,就在法國發出通告後不到幾個小時,由奧古斯坦·迪巴伊(augtdubail)率領的法軍第一集團軍和愛德華·德·卡施泰爾諾(édouarddecastelnau)率領的法軍第二集團軍,總計約四十萬大軍,同時跨過比利時邊境。
整個歐洲正因戰爭而動蕩,而仍然堅信自己中立立場的比利時軍隊,在麵對席卷而來的法軍大舉進攻時,很快便從蒼白到臉色鐵青
轟!轟隆!
“緊急情況,緊急——!!!”
“所有人,帶上武器集合!那些法國佬越過了我們的國境!”
“我不是在開玩笑!是真的!法國軍隊正在入侵我們的領土!快點派援軍啊啊啊!!!”
駐紮在法國邊境的比利時軍隊陷入了徹底的混亂。
戰爭的陰雲早已籠罩整個歐洲,但他們卻依舊像往常一樣,過著平靜的日子。可就在剛才,炮彈突然落在了眼前,數不清的法國士兵高喊著衝鋒而來,任誰都不可能保持冷靜。
“報告!法國軍隊正向科特賴克(kortrijk)進攻!”
“蒙斯(ons)被包圍了!如果不立刻派遣援軍,不久後就會陷落!”
“法國軍隊穿越了弗洛朗維爾(florenville)!瓦隆南部岌岌可危!”
毫無疑問,比利時軍隊對法國的入侵毫無準備。
列日(liège)和那慕爾(naur)等比利時的堅固要塞群,本是為了防禦德國可能的進攻而建造的,而非針對法國的入侵,因此在當前局勢下完全派不上用場。
更糟糕的是,比利時的兵力與裝備都處於絕對劣勢。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無異於晴天霹靂,使得包括首相布羅克維爾在內的比利時政府高層,宛如迎來世界末日一般,抓著腦袋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應對。
“大家冷靜!”
但此時的比利時仍然擁有一位英明的君主——阿爾貝一世(alberti)。
與他那位殘忍砍斷剛果人手腕的叔父不同,阿爾貝一世是一位領導能力與才華兼具的偉大國王。他不會坐視風雨飄搖的祖國就此沉淪。
“比利時絕不會向卑劣的法國人屈服!此刻,在邊境的城鎮與村莊,比利時士兵正奮勇抵抗敵軍入侵,難道我們在這裡卻隻能怯懦地哀歎嗎?”
“陛下,可是即便我們集結所有兵力,也不過十萬之眾,而法國軍隊超過四十萬!”
聽到大臣的驚呼,阿爾貝一世神情凝重,沉聲道:
“是啊,單憑比利時,恐怕無法獨自應對。但是,我們並不孤單。布羅克維爾首相!”
“在,陛下!”
“立即向英國與德國請求援助。”
“德國也要嗎?”
麵對布羅克維爾的疑問,阿爾貝一世堅定地點了點頭。
既然法國已經公然入侵比利時,那麼唯一可能援助比利時的,便是曾承諾維護比利時中立的英國,以及英國的盟友、法國的敵人——德意誌帝國。
畢竟,法國之所以貿然入侵比利時,其目的正是為了對抗德國。因此,德國絕不會對法國的進攻坐視不理。
“但就算英德兩國決定派兵救援,也需要時間。”
“沒錯,在援軍到來之前,我們必須擋住法國軍隊的攻勢。勒曼中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