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肯森麾下的騎兵部隊和畢蘇斯基的波蘭騎兵不期而遇,發現正在撤退的倫寧坎普主力,已是正午過後。
“?”
兩支騎兵隊揚起滾滾塵土,仿佛隨時準備衝向俄軍,但很快便勒住韁繩,彼此急停下來。
此時八月已近尾聲,但夏日的烈陽仍在最後發力,雙方人馬就這樣在這熾熱的陽光下發現了對方的身影。
“喂,塞克特。現在是十八世紀,還是拿破侖時代?為什麼我會看到波蘭騎兵?”
“現在是1913年,馬肯森將軍。看樣子他們應該是波蘭軍團。”
“哦,波蘭義勇軍嗎?這麼說來,他們是跟艾希霍恩的第十軍一起在梅梅爾登陸的?”
“是的,我聽說他們在作為遊擊部隊獨立行動,不過看來,他們和我們一樣,是為了殲滅俄軍而來的。”
“嗬”
馬肯森饒有興致地撫摸著自己的胡須。
他當然知道,那些以翼騎兵(驃騎兵)聞名的波蘭騎兵,曾經譜寫過怎樣的傳奇。
早在普魯士時代,德軍便認識到了波蘭騎兵的強大,甚至因此特意組建了由波蘭人構成的烏蘭騎兵團(uhn),為己所用。
“事情變得有趣了。”
作為一名騎兵,馬肯森對眼前的波蘭騎兵隊不由生出一股勝負欲。
即便不是刀劍相向,這也是一場競爭。
他絕不允許自己落敗。
“大家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到手的獵物被波蘭人搶走嗎?諸位,難道想這樣嗎?!”
“不,長官!”
隨著馬肯森一聲令下,德軍騎兵齊聲回應。
他們的眼神比烈日更熾熱,燃燒著不容波蘭騎兵勝過己方的鬥誌。
“我們豈能讓德意誌人搶走我們的戰功?”
當然,對麵的畢蘇斯基與波蘭騎兵也絕不可能將這等赫赫戰功拱手相讓。
“我們是翼騎兵的後裔,波蘭騎兵!
瑞典的哈卡佩利塔騎兵(hakkapeliitta)曾在我們麵前折服,奧斯曼帝國的西帕希騎兵(sipahi)亦被我們踩在腳下。百年前,我們曾隨拿破侖馳騁歐洲,威震四方。
若是敗給傳統宿敵哥薩克或匈牙利騎兵也就罷了,區區名聲遠遜的普魯士騎兵?
若是輸給他們,我們死後哪還有臉去見列祖列宗!”
“波蘭的兒郎們,舉起長槍!倫寧坎普必須由我們親手擒獲!”
“atpolska!(波蘭萬歲!)”
隨著畢蘇斯基率先衝鋒,波蘭軍團高呼口號,直撲俄軍側翼。
“全軍衝鋒!偉大的祖國,德意誌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