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塞爾維亞和黑山在世界大戰中相繼退出,整個東部戰線都在為向俄羅斯帝國發動大規模攻勢做好準備之時。
嘟——!!嘟——!!
“衝啊!衝鋒!!”
“viveafrance——!!”
“青蛙佬們來了!”
“把他們全都殺光!!”
在西部戰線的死亡陷阱——塹壕戰中,無論是法國軍、德國軍、英國軍還是比利時軍,都在這片地獄般的戰場上付出了慘重的傷亡,血肉橫飛的慘狀每日上演。
而且這場慘烈的廝殺不僅限於西線主戰場凡爾登及比利時,協約國與法國的將領們麵對日複一日堆積成山的屍骸,無不驚駭萬分。
當然,經曆了日俄戰爭的教訓,歐洲各國早已意識到塹壕戰的可怕,不可能會像過去南北戰爭時期那樣忽視不見。但看著彆人遭受苦難和親身經曆地獄般的戰場,完全是兩回事。
“我們絕不能停滯不前!必須儘快將德國佬從偉大的祖國——法國的領土上驅逐出去!”
“撤退請求?不可能,絕對不行!想要儘早結束這場戰爭,就必須踢開比利時的法國軍,一路挺進巴黎,你們難道不明白嗎?”
即便在敵軍塹壕前倒下了數千、數萬名士兵,法軍與協約軍仍未停止對彼此的進攻。
法軍為了將盤踞在馬恩河畔的德軍趕出國境,持續發起衝鋒。
而德國、英國、比利時聯軍則試圖將占據比利時半壁江山的法軍逐出,解放比利時,並向法國本土推進。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呃啊啊啊!!”
“呃呃呃!”
“媽......媽媽......”
當然,和過去整個人類曆史一樣,倒在戰場上的,始終不是後方指揮的將軍們,而是無辜的士兵們。
他們的內臟被鐵絲網絞碎,血肉模糊地死去;他們在低窪地的泥潭裡,用刺刀和工兵鏟互相砸碎頭顱,拚殺至死;他們被無情的炮火吞噬,甚至連慘叫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炸得四分五裂。
他們的國籍不同,語言不同,但在被稱為“西部戰線”的地獄之中,所有士兵都是無人憐憫的可憐羔羊。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嗚哦哦哦!衝鋒!衝鋒!”
erde!是突擊隊的雜種們!”
“彆讓那群德佬踏進我們的戰壕!在他們靠近之前殺了他們!”
“哈哈哈哈!德國的衝鋒槍可是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德軍的情況要比法國及其他協約軍稍好一些。
他們手中握有衝鋒槍等新式武器。
正因如此,法國軍無數次被裝備衝鋒槍的德國突擊隊衝入戰壕,防線被突破或瀕臨崩潰的狀況已屢見不鮮。
至於比利時軍,由於兵力較少,難以直接發起大規模攻勢,隻能在戰場上承擔輔助支援的角色。
但對於同樣指揮西線部分戰線的英國軍隊來說,其處境卻與德軍、比利時軍截然不同。
......
1913年9月20日,比利時弗蘭德斯,蒂爾特tiet)。
“全員列隊。”
隨著一名陰鬱的軍官下令,原本蜷縮在潮濕塹壕中的英軍士兵們歎了口氣,緩緩站起身。
當初他們滿懷豪情跨越英吉利海峽,說要拯救歐洲免受邪惡的青蛙與野獸之害,而現在的他們與那時相比,判若兩人。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再過五分鐘,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再也無法回到家鄉,而是長眠於這片冰冷低窪的泥濘之中。
“攻擊命令下達。從現在起,我軍將向前方的法軍戰壕發動進攻。”
英軍軍官們深知這一點,因此根本沒有費心粉飾命令,而是以最簡潔的語言將其傳達下去。
“願主的庇佑與我們同在。”
——嘟
“衝鋒!”
“彆拖拖拉拉的,快出戰壕!”
號令聲與口哨聲四起,英軍士兵紛紛爬出戰壕,穿過層層鐵絲網,向前方的法軍衝去。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呃啊!”
“咳咳!”
如同往常一樣,法軍的機槍與炮火“熱情地”迎接了他們。
大多數英軍士兵還沒來得及看清法軍戰壕的模樣,就已經倒在了這片泥濘的低地中。即便有少數人勉強衝到了戰壕前,也在法軍士兵的戰壕棍狼牙棒)和工兵鏟下瞬間喪命。
這次進攻,又一次失敗了。
在西線戰場,這早已是家常便飯。
“要是我們有足夠的衝鋒槍就好了......”
英國軍官們嘗儘了失敗的苦澀,不由得歎息道。
英軍的衝鋒槍數量,遠遠不足。
這倒不是德國故意發善心,不願賣給英軍衝鋒槍。
“衝鋒槍!我們需要德國的衝鋒槍!”
“多少錢?多少錢才能買得到?!”
“請大家冷靜,我們手頭的庫存也很緊張,現在想要衝鋒槍的部隊太多了,還請耐心等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僅僅是因為衝鋒槍的需求在整個協約國軍隊中都達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導致供給完全跟不上。
不僅是西線戰場,東線甚至遠在極東的戰場都在哀求增配衝鋒槍。
而德國自己生產的衝鋒槍,不僅要供本國軍隊使用,還要分給盟軍部隊,供應壓力可想而知。
短缺到了什麼程度呢?甚至為了支援塞爾維亞戰線的攻勢,連封存已久的早期型衝鋒槍——“德國司登”......不,應該叫p01都被翻了出來。
當然,為了緩解這一困境,德國已經加倍擴大生產規模,英軍也從德意誌帝國購買了衝鋒槍的生產許可證,準備自行製造,但這些措施遠水解不了近渴,在短期內無法緩解前線的緊張局勢。
“好了,今天能拿到200支衝鋒槍的部隊是......哈伯頓的第三營!”
“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