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雖說預料到了戰況不會輕鬆,但這火力差距實在是太懸殊了。”
德軍單獨調動的大口徑重炮至少有三百門,曲射炮更是多達數千門。相比之下,尼古拉大公手上的重炮甚至湊不滿五根手指的數量,曲射炮也僅僅隻有數百門。
炮兵的火力決定於火炮的數量,如此懸殊的差距,使得己方被敵軍的強大火力壓製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即便這是理所當然的,也無法讓人心中的苦澀減輕分毫。
“東普魯士丟失的大炮,現在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致命。”
“不過,至少在加利西亞戰線,我們的防線還未被突破。”
“嗯,特彆是第八集團軍司令官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中將的表現尤為突出。看來,上帝還沒有完全拋棄俄國。”
俄國帝國最後的名將——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Алekce?nАлekce?eвnчБpy?лoв),正以他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赫赫聲名絕非浪得虛名。
麵對如同蟻群般湧來的奧匈軍隊及協約國聯軍,他依然死守陣地,寸步不讓。正因如此,赫岑多夫的血壓幾乎時時刻刻都在飆升。
“如此說來,戰鬥的勝負最終還是取決於能否守住華沙了。魯茲斯基必須好好發揮才行。”
目前負責守衛華沙的,正是不久前被任命為西北方麵軍司令官的尼古拉·弗拉基米羅維奇·魯茲斯基hnkoлa?nВлaдn?npoвnчpy?3cknn)。
順帶一提,前任西北方麵軍司令官日林斯基不僅被免職,甚至連被俘的倫寧坎普的罪責都被強加在他頭上,最終在軍事法庭上被剝奪軍籍,軍旅生涯就此徹底終結。
當時的彼得格勒遭受轟炸,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這一係列事件早已讓憤怒的尼古拉二世怒火中燒。而當他得知倫寧坎普與其說是戰死,不如說是逃亡途中被俘的消息後,怒火徹底爆發。
對於當時的俄國軍方來說,安撫暴怒的沙皇成了當務之急,而他們需要一個替罪羊來平息他的怒火,而這個人,毫無疑問隻能是倫寧坎普和薩姆索諾夫的上級——日林斯基。
當然,日林斯基自認為自己唯一的罪過不過是“手下無能”,所以對於這樣的結局,他實在是冤枉得幾乎要抓狂。
無論如何,繼日林斯基之後接任西北方麵軍司令官,並肩負守住華沙重任的魯茲斯基,如今承受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尼古拉大公對此也深感憂慮。
“魯茲斯基不同於日林斯基,他是個謹慎的人。我相信他能冷靜地堅守華沙。”
聽到參謀們的彙報,尼古拉大公點了點頭,臉上帶著一絲希望的神色。
如果守不住華沙,俄國將再度迎來慘痛的失敗。
至於之後會發生什麼,尼古拉大公甚至不敢去想象。
......
“畢蘇斯基將軍,您看到了嗎?”
“我看到了,西科爾斯基。”
1913年10月7日。
伴隨著被驅逐的俄軍和揮舞著解放旗幟的波蘭農民的歡呼,德軍與波蘭軍團不斷向前推進,終於抵達了波蘭的心臟。
“華沙。”
畢蘇斯基難以抑製心中的激動,雙眼微微泛紅,目光緊緊鎖定在維斯瓦河對岸,仿佛觸手可及的華沙。
西科爾斯基和其他波蘭人也是如此。
“畢蘇斯基將軍,皇儲殿下決定,將率先踏入華沙的榮譽讓給波蘭軍團。”
“這話真是令人感激。”
正沉浸在情緒中的畢蘇斯基微微一笑,輕輕點頭。
“我都不記得自己上次見到華沙是什麼時候了。大概是小時候,和我的兄長短暫地造訪過。”
順便一提,約瑟夫·畢蘇斯基的哥哥布羅尼斯瓦夫·畢蘇斯基bronis?apiotrpi?sudski)曾與亞曆山大·烏裡揚諾夫Алekcahдpnльnчyльrhoв,沒錯,就是列寧的哥哥)一起密謀刺殺亞曆山大三世,被捕後,兩兄弟雙雙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實際上,畢蘇斯基年輕時或許是受兄長影響,一度沉迷於“紅色理想”,甚至曾在波蘭社會黨中活動。
更巧的是,後來擔任蘇聯國家安全機構——契卡nkvd和kgy?hдoвnчД3epжn?hcknn),竟然還是畢蘇斯基的同校學弟,低他一屆。
世界之小,莫過於此吧?
“但至少您還是回來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嗯。不管怎樣,揚·亨利克·棟布羅夫斯基janhenrykd?broski)和約瑟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jozefantoniponiatoski)畢生追求的夙願,終於迎來了實現的一天。因此,在戰鬥前,我們必須比以往更加磨礪自己的劍鋒,讓內心燃燒得比以往更加熾熱。”
“我也期待波蘭軍團的表現。”
對漢斯來說,棟布羅夫斯基作為波蘭國歌的主角在此提及自不必多說,但現在正與法國作戰,卻提及拿破侖麾下的26位元帥之一,多少有些滑稽。
不過他理解畢蘇斯基的心情。
畢竟,華沙公國隨著拿破侖的覆滅而消失,至今已近百年。而如今,波蘭的獨立近在眼前,他的激動也在情理之中。
“話說回來,華沙的市民準備好了嗎?”
為了支援起義,漢斯忍受著軍需官憤怒的責備,硬是想辦法調撥了一批衝鋒槍,悄悄送入華沙。
如果這時候他們說辦不到,那他可就麻煩大了。
因為從維斯瓦河對岸看去,俄軍的防線比預想的還要堅固,若沒有起義相助,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攻下華沙。
“這點您大可不必擔心,侯爵。”
畢蘇斯基露出滿懷自信的笑容,露出一口白牙。
“您可知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華沙的波蘭人發動了多少次起義?在起義這方麵,華沙市民可是專業的。”
也是,彆說沙俄統治時期了,就連二戰期間,華沙市民也發動了那場著名的1944年華沙起義,向全世界宣告波蘭絕未屈服。
若論起義,世上恐怕無人能及華沙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局勢正好和當年相反呢。”
隻不過1944年的華沙,是在蘇聯軍隊旁觀下,並最終在黨衛軍屠夫三人組的指揮下,遭遇了慘烈的血洗。
但1913年的華沙,絕不會重蹈覆轍。
“俄國佬會為他們過去用槍炮鎮壓我們而後悔的。”
聽著畢蘇斯基猶如誓言般的宣言,漢斯輕輕點頭,望向遠方的城市。
這場攻勢的命運,也將決定波蘭的命運——華沙攻防戰,即將打響。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