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西線聖誕節
在東部戰線風雪飄揚、攻勢仍在持續之時,歐洲亦迎來了戰火熊熊的聖誕夜。
“嘿嘿嘿,漢斯!”
“路易絲?你怎麼會在這......?”
“當然是來陪我的可憐丈夫一起過聖誕節啊,你每天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你的身子已經夠沉了,這樣跑來找我,不是自討苦吃嗎?”
“沒關係,主治醫生也說了,比起一直悶在屋裡,偶爾出門走走對我更好。再說了,今天可是聖誕節,當然要和家人一起過。”
“......嗯。”
此刻,即便是已經有些陷入工作狂狀態的漢斯,在今天也放下了手中的筆和文件,離開了辦公室,與路易絲,還有即將出生的孩子共度這個戰火中的聖誕節。
正因為身處戰爭之中,這個節日才顯得更加珍貴。
而這樣的氛圍,也蔓延到了遙遠的西部戰線。戰壕中的士兵們裹著厚重的軍大衣,呼出的白色霧氣在寒風中飄散。久違的平靜降臨,他們終於可以度過一個沒有槍聲的日子。
畢竟無論是德國、英國、法國,還是比利時,雖然信仰上有天主教與新教之分,但歸根結底,都是基督教國家。而耶穌基督的誕辰,雖然未必真的是這一天,但無疑是所有人最重要的節日。
尤其是今年,這是大戰爆發以來的第一個聖誕節。
雖各國高層未曾明言,但他們也不忍心在這樣一個日子裡命令士兵們衝鋒陷陣,於是,戰場迎來了默契的短暫停火。
對於那些隻能期盼早日歸家的前線士兵而言,這一天讓他們的內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酸楚。
於是,法國軍、德國軍、英國軍和比利時軍的士兵們,儘管隻被賜予了短暫的和平,但他們仍然珍惜地享受著這一天,在戰壕裡圍坐在收音機旁,度過這個獨特的西部戰線聖誕節。
【下一封信件,來自柏林克羅伊茨貝格的克勞迪婭·鮑爾夫人,寄給在東部戰線奮戰的二級士官即軍士)迪特裡希·鮑爾......】
“迪特裡希是誰我不知道,不過他真幸運。”
“羨慕什麼?他可是在東部戰線,聽說那邊今天還在打呢。”
如果說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的聖誕節都是12月25日,那麼東部戰線的對手——俄羅斯,由於受東正教影響,仍然沿用儒略曆,因此他們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使得東部戰線的士兵即使在12月25日也無法停戰。
對麵的俄軍沒有要停戰的意思,這邊當然也不能放下武器。
這或許可以稱作東部戰線獨有的文化悲劇。
“嘿,德國佬們。”
“是英國佬。”
在平日裡,由於戰場的嚴峻環境,西線的士兵總是羨慕東線那些較為輕鬆的戰友,但今天卻恰好相反。西線的士兵們笑了出來,而這時,一群英國軍官和士兵走進了德國戰壕。
他們手裡拿著後方送來的酒水、點心,還有打算和德軍交換的紀念品。
“聖誕快樂,今天是難得的好日子,咱們一起慶祝吧。”
“沒理由拒絕。frohesneuesjahr新年快樂)!”
德國士兵和英國士兵用蹩腳的英語和德語交談,互相擁抱、握手,慶祝著這個前線的聖誕節。
很快,比利時士兵們也加入了這場小小的聖誕派對,戰壕裡充滿了笑聲。
“這樣的場合,怎麼能少了啤酒呢?”
“太棒了,我帶來了幾瓶艾爾啤酒,我們交換吧。”
“誰願意用戰鬥口糧換啤酒?我還能再搭幾包煙!”
“再怎麼說,英國的戰鬥口糧也太那啥了吧......”
有些人互換著各國的酒、煙和軍糧。
“這張照片可是我的寶貝,怎麼樣,很不錯吧?”
“哦哦~”
在最前線,美女照片總是稀缺的,因此有人拿出照片與人分享。
“那把魯格手槍,用我的韋伯利左輪換,怎麼樣?我一直想要一把魯格。”
“嗯......沒理由拒絕,我也一直想要左輪。”
連平日裡高高在上的軍官們,今天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士兵們的放縱,而他們自己則互換著手槍、軍帽,甚至是軍徽。
今天是聖誕節。
如果沒有禮物,那未免太過遺憾了。
“叔叔,你畫得真好,也給我畫一張吧?”
“我也要!我也要!”
“哈哈,大家排好隊啊,我隻有兩隻手呢。”
那個因防毒麵具而覺得胡子礙事,乾脆把它修剪成了我們熟悉的牙刷胡的希兒,此刻正被各種士兵圍住。他笑著拿起鉛筆,為他們畫起了肖像、美女,甚至是一些要求奇怪的動物卡通形象。
“你們德國人覺得這場戰爭什麼時候會結束?”
“上層預計明年。”
而在另一邊,也有人在聊政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隻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不會缺少政治話題。
“現在連坦克都開始投入實戰了,至少,在戰壕裡過第二個聖誕節之前,這場戰爭應該能結束。”
“坦克!我們英國也該搞點那玩意兒了,彆在加裡波利戰場乾蠢事了。”
“我聽說過那邊的情況,真的那麼糟?”
“從加裡波利活下來的傷兵說,相比之下,伊普爾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尤其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士兵死傷慘重,現在那邊一提到丘吉爾的名字,所有人都咬牙切齒。”
“嘖,看來我們把奧斯曼軍隊訓練得太好了。”
“唉,誰能料到會變成這樣呢?估計新年一過,阿斯奎斯、基奇納和丘吉爾都會被趕下台吧。”
這話倒是不假。
阿斯奎斯首相的最後一張底牌,加裡波利登陸戰最終以慘敗告終,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阿斯奎斯內閣已經名存實亡。
連曾被譽為“戰爭英雄”的基奇納,也因炮彈危機而名聲受損,不得不宣布辭職,而丘吉爾這個“加裡波利災星”則正遭受著輿論的猛烈抨擊,被要求辭去海軍大臣一職。
不過,那個固執得像頭牛的丘吉爾,還在死撐著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然,這樣撐下去,也撐不了多久。
就連向來遵循“君臨而不統治”原則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開始暗示他該下台了。,otannen,ietreusinddeineb?tter!”
就在英國軍官們歎息之際,士兵們已經搭著肩,開始唱起了聖誕頌歌。
而戰壕裡回蕩的聖誕頌歌,也隨風飄向了無人地帶另一側的法軍戰壕......
......
“看起來那些德國佬因為聖誕節而興奮得不得了啊。”
“英國那幫海盜似乎也混在裡麵?聽他們那舌頭打結的口音,像是喝醉了似的。”
沒有盟軍士兵來交換禮物,但法國士兵們仍在自己的陣地上,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這個聖誕節。當他們聽到德軍指揮部傳來的聖誕頌歌時,不禁咂了咂舌,帶著些許不滿地嘀咕著。
那悠揚的頌歌聲,莫名讓人心情更加沉重。
畢竟,如今的法國,已經無法用“處境良好”來形容了。
作為法國新近盟友參戰的意大利,不論是在伊鬆佐還是北非,都隻會鬨笑話。而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加裡波利戰場上奮戰不休,但在其他戰線上卻屢戰屢敗。
這些盟友帶來的,儘是令人失望的消息。再加上在伊普爾戰役草草收場後,德軍開始正式投入的新式武器坦克,使得僵持許久的西線戰局出現了動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