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嗎?”
“是啊,奧爾加。霍亨索倫家族提出了婚約。”
羅曼諾夫一家在達姆施塔特稍作休整,驅散旅途的疲憊,恢複平靜的幾日後。
聽著父親尼古拉二世話語中滿滿的愧疚與歉意,奧爾加睜大了雙眼,同時卻也像是理解般地點了點頭。
羅曼諾夫的尊貴血統、長女的身份、亡國公主的頭銜,以及體弱多病的皇太子——
奧爾加的存在,本就足以引起各國王室的覬覦。而對於流亡的羅曼諾夫家族而言,這樁婚約無論是為了家族的延續,還是未來的出路,都絕非壞事。
更何況,對方還是如今歐洲王室中權勢最盛的霍亨索倫家族。
當然,父親的臉色並不怎麼好看,大概是覺得自己像是在把女兒當作戰利品送出去。
“如果你不願意,完全可以拒絕,奧爾加。我會想辦法應對。”
“沒關係,父親。我接受。”
奧爾加本就對婚姻興趣不大,這件事對她而言或許算不上什麼好消息。但考慮到弟弟阿列克謝隨時可能撒手人寰,以及連廢除薩利克繼承法的議題最近都隱隱提出。她從前的確不願遠嫁他國,但現在,已經不是任性的時候了。
“那麼,對方是誰?”
“是威廉的幼子,約阿希姆。”
約阿希姆王子,她再熟悉不過。
在戰爭爆發前,他們時常通信。
當然,那並不是什麼情書,隻是單純地互相關心近況罷了。
“聽說,約阿希姆早就對你懷有好感。”
“啊......”
看來,那些信件裡,確實藏著一位害羞王子的心意。
隻是奧爾加完全沒有察覺到罷了。
“如果你不喜歡約阿希姆,還有其他選擇。喬治的長子愛德華,或者羅馬尼亞的卡羅爾卡羅爾二世),他們也向我們提出了婚約。”
不僅僅是霍亨索倫,其他王室同樣對奧爾加心存覬覦。
“......愛德華和卡羅爾?”
然而,聽到這兩個名字後,奧爾加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微妙。
這也難怪——
首先,英國的威爾士親王愛德華,憑借著社交手腕、英俊外貌和卓越的時尚品味,深受英國民眾喜愛。但他也是個從不消停的麻煩製造者,每天都少不了被父王訓斥。
更糟糕的是,他的風流韻事數不勝數,性格也不算好。奧爾加甚至覺得,作為丈夫的話,他的弟弟伯蒂bertie)反而更合適些,雖然口吃,但至少善良且有責任感。
‘而且卡羅爾比愛德華還要不靠譜!’
羅馬尼亞王儲卡羅爾,放在愛德華身邊,簡直能把他襯托成模範標杆。他不僅荒唐放縱,還風流成性。
在原本的曆史上,愛德華八世因執意迎娶一名美國離婚女子而被迫退位,而卡羅爾二世則更誇張,在他還是王儲時,父王斐迪南一世便已無法容忍他的放蕩不羈,直接剝奪了他的繼承權,並改立孫子米哈伊一世ihaii)為王儲。
即便如此,卡羅爾二世在父親去世後仍舊強行回國,奪走親生兒子的王位,並將羅馬尼亞拖入深淵。
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奧爾加的眼光相當精準。
“......我選約阿希姆王子。”
雖然放棄了成為英國或羅馬尼亞王後的機會,但相比之下,她還是更願意嫁給隻鐘情於自己的約阿希姆。
況且,約阿希姆的外貌不算差,而若是他此前的所作所為真是出於對自己的真心,那倒也顯得有些可愛了。
‘再說,說不定還能爭取到王後之位呢。’
如今的德意誌帝國,正不斷向獨立後的東歐國家安插皇室成員。
換言之,自己未來的丈夫,雖然現在還隻是未婚夫,約阿希姆王子也可能擁有類似的機會。
而她深愛的祖國曾經的一部分,烏克蘭,至今尚未迎來自己的國王。
“看來,我得與漢斯·馮·喬侯爵約個時間了。”
“奧爾加?”
有人或許會嘲笑她,一個亡國公主,就該安安分分地過日子,如今卻還妄圖搞些什麼。
而且就算她真的成為烏克蘭的王後,在那片土地上曾經流淌的鮮血也無法被抹去,逝去的過去亦無法重現。
可經曆了革命,親眼見證了一切,尤其是在與托洛茨基的交談後,讓她深感不能再停滯不前。
自己不能就此沉淪於逝去的榮光,而是該邁步向前。
即便未來充滿未知,即便迎來的可能是更大的風暴,她也要向前。
因為她是羅曼諾夫。
即便家族滿是罪孽,沾染鮮血,她依然是羅曼諾夫。
而要繼續向前,她必須與掌控著德意誌帝國外交大權的漢斯·馮·喬展開交涉。
不過,天不遂人願,她的會麵計劃仍不得不暫時推遲。
因為次日,整個德國都傳來了一個噩耗。
【drr向全國人民傳達一則不幸的消息。前陸軍總參謀長,德國軍隊的支柱,曾在大戰勝利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元帥,於今日上午7時在家中辭世。陛下對此深感悲痛,並宣布將以國葬之禮為其舉行葬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1914年3月28日,施裡芬元帥逝世。
......
“立正,瞄準,開火!”
嘭嘭嘭嘭嘭!
在德國各地半旗飄揚的氛圍中,空中響起了禮炮的槍聲,宣告著施裡芬的葬禮正式開始。
威廉二世自不必說,法金漢、魯登道夫、馬肯森、魯普雷希特王儲等德國的大部分高級將領皆到場致哀。漢斯則與路易絲一同身著黑色禮服,十指相扣,默默注視著葬禮的進行。
“漢斯,你還好嗎?”
路易絲知道漢斯與施裡芬自幼便關係深厚,因此滿懷關切地低聲詢問。而他隻是無言地點了點頭。
繼裡希特霍芬外長之後,施裡芬元帥也闔然長逝。
而今後,這樣閉上雙眼的人,恐怕隻會越來越多。
人的壽命,即便是神也無能為力。
“不過,至少能在家中安詳離世,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據說施裡芬在離世時,臉上帶著仿佛已了無遺憾的微笑。
比起原本的曆史,他活得更久,不僅見證了自己畢生的夙願——施裡芬計劃的成功,甚至還親眼目睹了坦克的登場。對他而言,這一生應當已然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