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奧斯曼本就欠著法國的債,口袋空空,大家心裡都清楚得很。
當然,法國和意大利那邊他們會幫忙把賬討回來。
你們不是有錢嘛。
唰唰——
就這樣,1914年6月10日。
奧斯曼帝國正式向協約國投降。
繼塞爾維亞、黑山、俄國之後,這是第四個退出戰爭的同盟國。
......
【奧斯曼帝國,向協約國投降!】
【奧斯曼帝國新任總理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宣布與同盟國斷交,猛烈抨擊法國與意大利!】
“奧斯曼帝國的投降,比預想中還要早啊。”
可漢斯·馮·喬並沒有解體奧斯曼帝國,反而幫它保住了大部分的領土。
理由顯而易見。
德國人傲慢地無法容忍在歐洲出現任何共和國,而他們的貪婪,則促使他們想要借助奧斯曼之手,染指美索不達米亞與中東的石油。
這一切,沒有一樣是伍德羅·威爾遜能接受的。
“可惜啊。美國在與奧斯曼的戰爭中幾乎毫無建樹,現在隻能眼睜睜看著德意誌帝國以帝國主義的姿態不斷擴張。”
“可若是就這樣放任德國通過奧斯曼帝國奪得沉睡在阿拉伯半島下的絕大多數石油,對我們美國的經濟與利益,可就是巨大的威脅了。”
財政部長麥卡杜開口了,他已於去年五月與埃莉諾·威爾遜完婚,從總統的準女婿成了真正的女婿。
石油的價值不言而喻,而眼下的美國石油產業早已受到英國這個強勁對手的壓迫,如果再加上一個德國,那簡直就是噩夢。
作為掌控美國經濟命脈的財政部長,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未來。
“沒錯,而且德國不僅將阿塞拜疆納入勢力範圍,掌控了巴庫油田,甚至還在南美的委內瑞拉石油產業中占有不小的股份。雖然油質不佳,但儲量可是全球頂尖的。”
這一切,都是拜當時那個愚蠢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所賜。
威爾遜至今仍不明白,那人到底為何要做出那種讓人頭疼的決定。
“為了守護美國的利益,也為了遏製那些根本無助於世界和平的德國軍國主義者不斷的擴張,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
必須阻止德國將潛力無限的阿拉伯石油全部吞下。
但美國的實力尚不足以將影響力伸向遙遠的阿拉伯。
那該如何阻止?
答案其實很簡單。
“利用阿拉伯人吧。”
“阿拉伯人?”
“這次和平協定的結果,讓他們獨立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既然如此,崇尚自由的美國,又怎能不替這些被貪婪的歐洲帝國主義者壓迫的人們,輕輕推他們一把呢?
伍德羅·威爾遜在心中如此低語,嘴角微微揚起。
就在那一刻,一顆新的戰爭種子,被悄然種下在黑色黃金的土地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終於結束了啊。”
“我們倒是沒怎麼真正和奧斯曼交過手。”
“是啊,吃苦的隻是英國那些朋友罷了。”
與此同時,奧斯曼投降的消息也傳到了西西裡,傳到了萊托·福爾貝克的耳中。
這也意味著,萊托·福爾貝克和非洲軍團在短暫休整之後,要再次整裝待發。
“意大利戰線那邊準備得如何了?”
“是,司令官。馬肯森司令從東線帶兵前來,已與博伊納司令會合。隻要準備一完畢,便會立刻發動攻勢。”
“很好。一旦意大利戰線的攻勢展開,意大利的注意力就會被那邊吸引過去。”
奧匈軍、德軍,還有一同作戰的保加利亞軍,合計將近百萬大軍正對羅馬發起進攻,就算想忽視,也根本無法忽視。
若是擋不住那一波攻勢,意大利王國就真的完了。
恐怕他們會動用前所未有的全力來阻止他們。
“而正因如此,他們的後方,也就是意大利南部的防備,將會變得鬆懈。”
而萊托·福爾貝克正打算從那個破綻中切入。
對於意大利而言,這簡直就是明知要來卻無法阻止的一擊。
他們肯定也知道,駐紮在西西裡的自己是個威脅,但在正麵戰場已經岌岌可危的當下,要分心顧及後院,談何容易?
等到非洲軍團踏上意大利本土的那一刻,意大利國內主張和平的派係,也再也壓抑不住了。
這正是漢斯·馮·喬部長最喜歡的戰略計劃。
“我們出去吧。”
“是,司令官。”
萊托·福爾貝克帶著副官和參謀們一同走出了指揮部。
這是世界大戰爆發以來迎來的第二個夏天,在熾熱的陽光下列隊站立的士兵們,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了他。
有皮膚黝黑的阿斯卡裡士兵,
也有以隆美爾為首,皮膚白皙的德軍士兵,
還有將參與南意登陸的希臘軍與英國軍,全都屏息等待著萊托·福爾貝克的發令。
“我就長話短說了,諸位。”
萊托·福爾貝克微笑著開口。
“我們,將進軍意大利!”
“哇啊啊啊啊啊!!!”
在西西裡熾熱如焰的太陽下,非洲軍團的歡呼聲震天動地。
這是繼奧斯曼之後,為了徹底終結意大利王國而發動的戰役。
而一旦意大利投降,接下來,隻剩下最後一個目標。
法國。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