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從哪一項開始比較好呢?”
“總理先生,我認為不如就從‘女性參政權’開始吧。”
“女性參政權?”
“是的。如今是時候,為那些在戰爭期間代替前線男兒、夜以繼日地在工廠裡勞作的德國母親與女兒們,給予她們應得的補償了。”
“唔......說得也是,確實也到時候了。”
貝特曼·霍爾維格點了點頭,十指交握,神色鄭重。
儘管還有幾位不願女性插手政治事務的部長臉上閃過不悅的神情,卻並未有人開口反駁。
畢竟自大戰爆發以來,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的比例不斷上升,與之俱增的,正是對於女性參政權的呼聲,遠超以往任何時期。
即便是根深蒂固的父權體製之下,女性的政治參與也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如今不僅美國,連英國都已以《人民代表法》的名義,開始討論女性參政權的問題。那麼作為引領歐洲的德意誌帝國,我們理應率先垂範,不是嗎?”
“嗯......外務大臣,你可知道英國那邊是怎麼推進女性參政的?”
“據我所知,英國目前是準備僅給予30歲以上女性投票權。”
“30歲以上?”
“是的。”
可見英國的女性參政權,尚屬不完全的權利。
而其中最大阻礙,便是以保守黨為代表的傳統保守勢力。
他們自古以來便對女性參政持否定態度,因此深受支持女性參政的“婦女參政論者”suffragette),尤其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所痛恨。
換句話說,“賦予女性選舉權”這句話,在英國政壇聽起來就等同於“讓更多反對保守黨的選民走向投票箱”。
‘更何況,如今因大戰而導致英國男性選民銳減,保守黨豈能不感到危機四伏。’
這世上可沒有哪個政客會歡迎敵對選民增加。
“嗬,那我們就應該大方一點,給予所有成年的德國女性與男性同等的選舉權。”
在聽完漢斯的分析後,貝特曼·霍爾維格似乎有意選擇一條有彆於英國的道路。
“......這真的可以嗎?”
“為什麼不行?新的選民自然會支持我們。高支持率就是權力,有了更大的權力,我們才能更順利地推行改革。而且,德國女性憑什麼待遇要比英國女性差?”
“說得也是。”
乾脆借此機會,將平素就對這類議題頗感興趣的路易絲和太子妃塞西莉亞推到台前。
這兩位在德國女性中極具人氣的人物若能擔任代言人,法案的推進無疑會更加順利。
“那麼,女性參政權就這樣決定了。接下來我們談談關於審查製度的放寬——”
咚咚!
總理話音未落,門外便傳來敲門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打擾一下,部長。”
緊接著,熟悉的聲音隨之而來——若說帝國外交部有什麼特色之物,漢斯的秘書一定榜上有名。突如其來的報告,倒也合乎常理。
換秘書換了幾回都沒變,難不成不是秘書的問題,而是這個位置被什麼纏上了?漢斯開始認真思考這種可能性。
“我就猜差不多該來了!”
“嘿嘿,把錢拿來吧,庫恩部長。”
“嘖,我怎麼押了下周啊......”
就連在座的各位部長,仿佛也早已對此情此景習以為常,一個個表情平淡,甚至打起了賭。
而貝特曼·霍爾維格還真從庫恩部長手裡接過了賭金。
身為帝國的總理與部長,做這種事真的合適嗎?
還有,為什麼我不知道?!
“說吧,這次又是什麼事?”
“是俄羅斯的問題,部長。”
“俄羅斯?難不成蘇維埃紅軍已經攻入西伯利亞了?”
“那倒不是。”
正當漢斯思索自己是否判斷失誤時,秘書搖了搖頭。
“是列寧,弗拉基米爾·列寧遭到了襲擊。”
“襲擊?”
“是,聽說被刺客開槍擊中,傷勢不明,目前已緊急送往醫院。”
一時間,會議室內人聲鼎沸。
對於“列寧中槍”這事,漢斯雖略感意外,卻並不震驚。
畢竟,在原本的曆史中,這件事確實發生過。雖然幾年後他會因後遺症去世,但短時間內仍能保住性命。
‘隻是......為什麼,總有種說不清的不安盤旋在心頭呢。’
......
吱——吱——
“......”
與此同時,在莫斯科的一家醫院裡,弗拉基米爾·列寧正神誌不清地躺在病床上。一名男子站在床前,目光複雜地凝視著他。
那人不是彆人,正是托洛茨基,列夫·托洛茨基。
“......列寧同誌。”
托洛茨基低聲喚了一句。
然而,他的聲音中並無絲毫對這位中彈的戰友的擔憂。
取而代之的,是對列寧的不爭與憤恨。
“托洛茨基同誌,人要進來了。您該離開了。”
“我知道了。”
斯大林打破沉默的一句話傳來,托洛茨基默默轉身,背對列寧,走出了病房。
而在黑暗中,列寧那不穩的呼吸聲漸漸微弱,最終完全止息。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