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顧問團和義勇兵麼,漢斯·馮·喬,這就是你的那點伎倆嗎?”
原本屬於列寧,如今已是自己所有的克裡姆林宮辦公室內,托洛茨基獨自一人坐著,嘴角因剛剛接到捷爾任斯基呈上的報告微微揚起。
果不其然,為了避免出兵引發民眾反感,他搞了這一出障眼法。真是那家夥的風格,滿腦子陰謀詭計,乾的儘是些不入流的勾當。
當然,德國派來的軍事顧問團團長是赫赫有名的名將漢斯·馮·塞克特,這一點多少讓他有些在意。
不過,這人的名聲,也不過是靠著統率德國軍隊得來的罷了。
就算是塞克特,帶著那些自私貪婪的白軍反動派和一群烏合之眾,又怎可能在麵對百萬赤軍時發揮出真正的力量?
對他和整個蘇維埃來說,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威脅。
“不過,在捷克斯洛伐克軍團這件事上,倒是下了點功夫。”
真沒想到,竟然能讓奧匈帝國特赦捷克斯洛伐克軍團,還成功地將他們拉攏到白軍陣營中來。
這些反動派本該早就清除掉的,可這一切,都怪列寧那虛偽可笑的憐憫心。
列寧一開始就與他意見不合,托洛茨基主張應儘快消滅這支流浪他鄉、無家可歸的捷克軍團,而列寧卻對他們生出憐憫之情,試圖感化他們、爭取他們歸順。
當然,列寧也並非單憑同情心行事,他也認可這支軍隊作為俄境內數一數二的精銳力量的價值。但不管出於何種理由,最終的結果是列寧死了,而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卻將槍口對準了蘇維埃。
這一次,托洛茨基的正確,再次得到了印證,而列寧,又一次錯了。
“不過也無妨。捷克斯洛伐克軍團,說到底也不過是俄國境內該清理的垃圾之一罷了。”
他們加入白軍陣營,不過是讓這場清掃稍稍提前了些而已。
既然如此,乾脆就趁機連白軍一並鏟除就是。
咚咚——
“托洛茨基同誌,會議時間到了。”
“知道了,馬上來。”
聽到門外秘書的提醒,托洛茨基緩緩起身。
重奪西伯利亞與濱海邊疆區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而那被第二次巴黎公社的失敗所熄滅的世界革命之火,也將很快再度燃起。
托洛茨基對此深信不疑,昂首闊步,神情自若地走出辦公室。
......
“敵軍的總攻已經迫在眉睫了。”
隨著德國軍事顧問團長漢斯·馮·塞克特這句話落下,科爾尼洛夫和白軍將領們如同等候主人命令的獵犬般,神情緊張地坐在位子上,紛紛咽了口唾沫。
這一幕清楚地表明了,眼下這場會議的主導權已不在白軍手中,而是落在了塞克特身上。也證明了塞克特如漢斯與貝特曼·霍爾維格所期望的那樣,成功掌控了原本四分五裂的白軍。
他向那些因慘淡戰局而喪失鬥誌者展現了自己的能力,向苟且求生的懦弱者展現了自身的威壓,向野心勃勃、貪婪無度之輩展現了實力。
用擔任參謀的曼施坦因的話來說,那簡直就像是一位訓練師在教導他的獵犬。
“科爾尼洛夫司令,謝苗諾夫那邊還沒有消息嗎?”
“唉......一點消息都沒有。”
已徹底淪為傀儡的科爾尼洛夫重重歎了口氣。
謝苗諾夫是白軍中唯一沒有受到這位優秀訓犬師塞克特“調教”的將領。
因為他根本沒有踏足過海參崴,甚至連伊爾庫茨克都從未抵達。
即便是塞克特,也沒法教導一個根本不在場的人。
“謝苗諾夫已經沒救了,那家夥根本就不打算和敵軍作戰。”
白軍中少數還能被塞克特看作“尚有利用價值之人”的“黑男爵”彼得·弗蘭格爾,不滿地說道。
正如他所言,貝加爾哥薩克的領袖格裡戈裡·謝苗諾夫,與其他白軍不同,從未真正與紅軍交戰。
他在與x國軍的反複衝突中似乎徹底瘋魔,乾脆放棄了內戰,堂而皇之地南下蒙古,甚至妄圖自封為蒙古大汗。
在原本的世界線中,那有名的“血腥男爵”馮·恩琴正是他的部下,可以說,這種上司與部下的搭配,真是絕配。
——告訴徐xx,那個叫謝苗諾夫的狗東西,務必要活捉!
多虧了他,段xx夢寐以求的“南征計劃”也越來越遙遠,因而咬牙切齒發誓一定要親手殺掉謝苗諾夫。
“沒辦法,那個家夥就以後再處理吧。陶德曼,和社會革命黨的談判怎麼樣了?”
“斯皮裡多娜已經同意,在將布爾什維克趕出去之前,與白軍暫時停火合作。”
奧斯卡·陶德曼臉色憔悴,仿佛已經受夠了苛刻上司漢斯的折磨,低聲回答道。
在塞克特收攏白軍、整頓防線的同時,他則四處奔走,接洽那些既敵視x軍也不信任白軍的第三勢力。
他用藥品、糧食等他們急需的補給作為誘餌,要求他們至少在共同抵禦布爾什維克期間,暫停對白軍的進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左翼方麵,一度可與亞曆山德拉·柯倫泰相提並論的社會革命黨左派領袖,瑪麗亞·斯皮裡多諾娃ariaspiridonova),經過一番權衡,最終接受了德國的提議。
包括亞曆山大·安東諾夫在內的“綠軍”也作出了相同選擇。
因為一旦容許布爾什維克繼續推進,他們的末日也將隨之到來。
要是列寧在位還好說,可麵對毫無血淚的托洛茨基,這些曾經反抗過布爾什維克的人,是絕不會被放過的。
當然,他們與白軍的關係雖然比布爾什維克稍好,但仍舊極差。但眼下已不是互相火並的時候。
要鬥也得等活下來再說,眼下最重要的是從那一波波洶湧而來的赤色浪潮中保住性命。
為此,德國提出的“臨時合作”,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與馬赫諾的黑軍談判不太順利。他們聲稱不會聽從任何人的命令。”
“嘖,那幫無政府主義者。算了,這樣也已經很不錯了,辛苦你了。”
“感謝將軍。”
塞克特安撫了一句辛苦奔波的陶德曼,隨後再次將目光轉向白軍各位司令。
“至此,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儘可能守住伊爾庫茨克與貝加爾防線。”
而是否守得住這道防線,也將決定白軍的命運。
“所以,想活命的話,就拚儘全力吧。正如戚提督所說:‘必死則生,幸生則死’。”
塞克特話音一落,科爾尼洛夫等白軍將領紛紛神情堅毅地點了點頭。
決定俄國內戰走向,亦關乎白軍生死存亡的“貝加爾會戰”,就此拉開帷幕。
.....
“塞克特,沒想到會在這裡再次與你以敵人身份重逢。”
布魯西洛夫緊握雙拳,回憶起過往的屈辱。
雖然遺憾對手不是馬肯森,但這次總算有機會稍稍洗刷大戰時的恥辱了。
他神情堅定地望向正等待命令的指揮官們。
一切準備就緒,再無猶豫的理由。
“全軍,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