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鬥中,他與裡夫部族軍所取得的勝利無疑是劃時代的重大勝果。
在阿努瓦勒之戰中,裡夫部族軍的傷亡不到一千人,而西班牙軍隊則遠遠超出原史中一萬三千人的損失——在英國的援助下,裡夫軍的戰鬥力更為強大,共擊潰約一萬八千名敵軍,幾近全滅對方二萬三千的兵力。
更糟的是,連西班牙軍司令西爾維斯特都已自裁,逾萬支步槍、幾十挺機關槍以及上百門火炮儘數落入裡夫軍之手。可以說,這是整個二十世紀西班牙戰史中都極其罕見的慘敗。
“這場敗北會讓西班牙陷入混亂。趁他們尚未回過神來之際,我們將如疾風般出擊,收複整個裡夫地區。”
“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不過......你打算如何處理梅利利亞?”
“梅利利亞嗎......”
聽到勞倫斯的提問,阿卜杜·克裡姆陷入了沉思。
從軍事角度看,占領梅利利亞無疑是明智之舉。那裡尚有一萬四千名西班牙駐軍,若不加處理,恐怕會留下後患。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即使是裡夫部族軍,若要攻打像梅利利亞這樣的大城市,也必須承受巨大的傷亡。而且梅利利亞不僅住有西班牙人,還有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僑民,若強攻,可能會引發歐洲其他列強的乾涉。
“是先除後患,還是優先收複裡夫......真是兩難的選擇。”
無論哪條路,都有利有弊。
若直取梅利利亞,便能徹底摧毀西屬摩洛哥的全部軍力,打垮西班牙的戰鬥意誌,但代價是巨大的人員傷亡和外交危機;
反之,若暫且放過梅利利亞,集中力量恢複裡夫的領土,雖可減少損耗,卻可能給西班牙留下東山再起的機會。
兩條路徑,無一不是可能帶來不可逆後果的高風險決策。
“梅利利亞......暫且放著吧。”
阿卜杜·克裡姆最終選擇了後者。
反正他與英國的戰略目標,是通過對西班牙造成足夠打擊,逼其上談判桌。
與其冒險強攻梅利利亞,不如穩紮穩打,先將占據西屬摩洛哥大部分的裡夫地區徹底收複。
況且,以他們目前三千人的兵力其中還因戰鬥損失了數百人),遠遠不足以拿下梅利利亞這等重地。
“明白了。我會將這個決定傳回倫敦。”
擔任聯絡官的勞倫斯點頭應道,阿卜杜·克裡姆也微微頷首示意。
但,克裡姆並不知道,即便一切都照計劃進行,隻要那個名為“英國”的國家一旦插手,問題終究會接踵而來。
......
“諸位先生,我們的朋友阿卜杜·克裡姆在阿努瓦勒大獲全勝。西班牙軍隊共有兩萬三千人,如今幾乎全軍覆沒。而西班牙指揮官曼努埃爾·費爾南德斯·西爾維斯特因羞愧難當,已經自裁身亡。”
“哦哦......!”
阿卜杜·克裡姆的勝報傳到倫敦,並沒有花太久時間。
這也說明,英國,尤其是勞合·喬治內閣對裡夫戰爭極為重視。
“哈哈哈!終於久違地有件順利的事了!”
“可不是嘛。愛爾蘭也好,埃及、阿富汗也罷,最近幾乎哪一件是順心的?”
“看來西屬摩洛哥當歸我們大英的懷抱。已經指日可待了。辛苦你了,丘吉爾大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哈哈,不敢當,不敢當。”
主導英國介入摩洛哥事務的丘吉爾久違地聽到一番稱讚,不禁嘴角微揚。
“不過話說回來,阿卜杜·克裡姆打算怎麼處理梅利利亞?”
“根據勞倫斯少校的報告,他暫時打算放任不管。”
“嗯......”
丘吉爾說完,勞合·喬治摸著下巴,陷入沉思。
按英國的初衷,並不需要非得占領梅利利亞。
西班牙無論國王還是政府都陷入了混亂,隻要阿卜杜·克裡姆能收複他想要的裡夫地區,就能逼得西班牙走上談判桌,放棄摩洛哥,這一目標便算達成。
“但我覺得,這不是個好主意。”
然而,看著區區三千柏柏爾人便將西班牙軍打得一敗塗地,勞合·喬治的心裡悄然滋生出新的野心。
東邊的梅利利亞,西邊的休達。
這兩座城市自西班牙還隻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聯合王國時期起,就一直是其領土。
而若是能將這兩地收入囊中,不隻對英國而言是一件極其值得歡喜的事情,也有助於延長現政府的壽命。
“可是首相閣下,就算我們命令他攻打梅利利亞,阿卜杜·克裡姆也不會聽的。”
“而且要是攻打梅利利亞,他們的傷亡也不會小。”
當然,在座的英國人對裡夫部族軍的死傷並不關心。
在他們眼中,柏柏爾人不過是大英帝國的工具罷了,而工具該報廢就報廢,沒有誰會對破損的工具感到惋惜。
但阿卜杜·克裡姆是個“活的工具”,所以無法輕舉妄動。
除非英國能確保儘量減少其損失,否則他絕不會主動攻打梅利利亞。
“再說了,要是真把梅利利亞也占了,西班牙會就這麼善罷甘休嗎?一不小心,事情鬨大,我們想以調停者的姿態逼西班牙退出摩洛哥的計劃,反倒可能功虧一簣。”
“哼,區區西班牙,再怎麼鬨騰,又能成什麼氣候?”
對某人的擔憂,我們堅定的帝國主義分子丘吉爾麵帶不悅地反駁。
“連個柏柏爾野人都搞不定的廢物,還敢妄稱強國?他們和那些南美留下的殖民殘渣沒什麼兩樣。”
“那麼,尊敬的加裡......哦不,丘吉爾閣下,您覺得該如何是好呢?”
“......我剛剛好像聽到了什麼非常刺耳的聲音。”
“哦~您一定是聽錯了吧。”
對方一本正經地裝傻,丘吉爾的臉頓時皺了起來。
但他很快嘖了一聲,開口說道:
“既然阿卜杜·克裡姆不打算進攻梅利利亞,那就由我們來。派艦隊去梅利利亞。”
“......什麼?”
丘吉爾這番話仿佛切斷了戈爾迪烏姆之結,不,甚至可以說是直接扯斷了它,驚得在座的英國人全都目瞪口呆。
“理由嘛......就說‘西班牙無力應對阿卜杜·克裡姆的叛亂,導致梅利利亞的英國公民處於危險之中,我們不得不出手保護’——這樣就足夠了。”
接下來的,就全憑大英慣用的老招數了。
“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首相,您是認真的嗎?”
“說實話,就算我們真占了梅利利亞,西班牙又能怎麼樣?”
勞合·喬治這句話一出,在場的所有英國人都露出“好像真是如此”的表情。
此時,若是那位曾因丘吉爾的提議而狠狠吃過虧的愛德華·格雷還在場,情況或許會有所不同,但可惜的是,如今的外交大臣並非格雷,而是曾經就往摩洛哥派過艦隊的阿瑟·貝爾福。
此時的愛德華·格雷因為健康惡化,眼睛已經失明,早已無法繼續擔任公職了。
這也是在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上由貝爾福而不是格雷出席的另一個原因。
除了當時還要處理愛爾蘭問題以外,其實那時起格雷的視力就已經每況愈下了。
“朗大臣,你怎麼看?”
“我看沒什麼大礙,你們決定吧。我還要處理愛爾蘭的爛攤子呢。”
更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擔任海軍大臣的沃爾特·休姆·朗aterong),在勞合·喬治內閣中一直專注於處理愛爾蘭問題,根本無暇顧及摩洛哥。
目前,北愛爾蘭尚歸英國統治,但ira的恐襲依舊不斷;而脫離出去的愛爾蘭,內戰仍在繼續。
“很好。那麼,立即通知我們在地中海的艦隊。”
於是,在無人能擋因總理之位岌岌可危,而變得焦躁不堪的勞合·喬治,以及終於從“加裡波利敗犬”變為“溫斯頓·丘吉爾”的唐寧街裡,響起了一片讚同的掌聲。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就這樣開始了。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