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西班牙的要求很簡單。英國必須立刻從梅利利亞撤出艦隊,並停止對阿卜杜·克裡姆的支持。”
最先開口的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古埃拉。
他直視貝爾福,堅定地表明了他和西班牙的立場。
“所謂對阿卜杜·克裡姆的支持,既無證據,又不可信,閣下竟能如此輕率地說出口,真是令人驚訝。”
當然,貝爾福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符合英國人的風格、
這份厚顏無恥,連知曉真相的漢斯,也忍不住暗自冷笑。
‘問題是,這幫厚臉皮的家夥偏偏還是我們的【朋友】啊!’
讓英國成為德國的盟友,是他的責任,但當時也彆無選擇。
可以說,除了加裡波利戰役幾個麻煩事外,這讓他們幾乎是輕鬆贏得了大戰。
“所謂子虛烏有,真的是這樣嗎?”
“墨索裡尼總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就在漢斯陷入回憶的片刻,墨索裡尼勾起嘴角,說道:
“根據我們意大利與西班牙聯合調查的結果,阿卜杜·克裡姆在阿努瓦勒戰役中使用的迫擊炮彈,毫無疑問是英國製造。我們掌握了英國支援柏柏爾人的確鑿證據!”
“哦?此言當真?”
“確鑿無疑,德夏內爾總統。若不信,我可以讓人把那枚炮彈帶來。”
可能是因眾人目光集中,墨索裡尼語調興奮,聲音也高了起來。
不過,這種程度的攻勢,無論是漢斯還是英國人,早就預料到了。
漢斯與貝爾福默默交換了眼神,隨後緩緩開口:
“就算那枚炮彈確實是英國製造,這就能證明英國參與了裡夫戰爭嗎?”
“喬部長!麵對明擺著的證據,你竟然還妄圖否認?”
“我的意思是,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
“哈!什麼可能性?”
“請想一想,桑切斯·古埃拉首相,有沒有一種可能,那枚迫擊炮彈確實產自英國,但不一定是英國軍隊的物資。各國之間出售武器彈藥是常有的事。就像南美或xx用上了德國製造的武器,也不能說明德國對那裡的戰事負有責任,不是嗎?”
“這不過是你的一麵之詞!”
“西班牙的主張也一樣缺乏確鑿證據,不是嗎?”
“你說什麼?!”
桑切斯·古埃拉被貝爾福的話氣得滿臉通紅。
漢斯不理會他,繼續說道:
“而且,阿卜杜·克裡姆也可能是從英屬摩洛哥的黑市,或其他渠道獲得那批迫擊炮。”
“這......可能嗎?”
“殖民地軍隊本就腐敗不堪,不排除有軍人暗中販賣武器的可能性。又或者,阿卜杜·克裡姆通過手下襲擊了英國軍隊的武器庫。”
“確實,在西屬摩洛哥的戰爭爆發前數月,曾發生過柏柏爾人劫掠我們運輸補給品的事件。或許那時候,炮彈就落入了克裡姆之手。”
當然,這全是謊言。
但這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根本無法判斷這是不是謊言。
“你、你這......”
“......”
桑切斯·古埃拉臉色更紅了,而墨索裡尼似乎也意識到再強調炮彈毫無意義,閉上了嘴。
“年輕人,再給我倒點酒吧。”
至於德夏內爾總統......似乎徹底當起了看客,滿臉興致地舉起酒杯。
‘德夏內爾那邊,暫時不用擔心。’
反正他真正出手的時機,還遠沒到。
暫時先放著吧。
“我想請問一下,桑切斯·古埃拉首相,西班牙是否還有其他證據,能證明英國是阿卜杜·克裡姆的幕後黑手?”
“這......這個嘛......”
“如果沒有,就請不要再提出毫無根據的臆測。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梅利利亞以及駐紮在那裡的英國艦隊。”
而這才是最棘手的問題。
說實話,就算他們再怎麼包裝,英國的行為也難以擺脫違反國際準則的嫌疑。
‘唉...加裡波利那個混賬就夠煩的了,勞合·喬治怎麼還能這麼批準了呢......?’
“英國的行為是非法的!世上哪有哪個國家,敢在彆國港口擅自駐軍?這分明是對國家主權赤裸裸的侵犯!”
“咳咳,我也讚同西班牙的意見。這種不通知一聲就派兵進駐的行為,不僅在外交上是極大的失禮,在道義上也說不過去,嘖。”
聽到有人附和,之前被壓得喘不過氣的桑切斯·古埃拉和墨索裡尼頓時又來了精神,滔滔不絕地開始譴責英國的非法行徑。
該挨罵是沒錯。
但德方不得不站在英國這邊,這才是為難的地方。
“英國方麵,有什麼反駁的意見嗎?”
“我們英國向梅利利亞派遣艦隊,純粹是為了保護當地英國公民的生命與安全。”
貝爾福開口了。
“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職責之一,就是保護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可你們看看,西班牙動用了數萬大軍,卻連五千都不到的柏柏爾人都打不過,被打得潰不成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若西班牙能擋住阿卜杜·克裡姆與他的裡夫部族軍,事情自然不會發展到這一步。是你們的無能導致梅利利亞陷入危局,我們皇家海軍才不得不出手。”
“就算如此,英國的行為仍是對我們西班牙主權的蔑視!”
“沒錯,貝爾福閣下。如果我們意大利,也以保護意大利公民為由,突然向直布羅陀或馬耳他派出艦隊,你們英國也能接受嗎?”
“你們意大利海軍......還有艦船可派嗎?”
“你說什麼?!”
喔哦,這話可夠毒。
毒到一向沉著冷靜的墨索裡尼直接拍案而起,就連一直置身事外的德夏內爾,也被這波“濺射傷害”波及,忍不住輕咳了兩聲。
畢竟,不論意大利還是法國,在大戰中海軍幾乎被毀得一乾二淨,這話說出來確實夠戳心的。
說到底,墨索裡尼雖然是個厲害角色,但畢竟是第一次登上國際外交的舞台,無論資曆還是經驗,都不及貝爾福。
彆看貝爾福那副樣子,他可是從維多利亞時代起就在政壇活躍的英國老狐狸。
連漢斯都不能小看他。
“總之,這結果也不錯。”
貝爾福的強勢反擊打斷了原本指向西班牙與意大利的攻勢。
趁著局勢未反轉,不如就此收尾。
“看起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繼續討論下去也沒有意義了。不如今天就先到這裡,下次再議,諸位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