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洋基佬雜種偷襲了我們!”
緊急內閣會議一開場,阿登納便怒不可遏地拋出了這句話。
“那幫整天打著‘門羅主義’,說隻管美洲事務的家夥,竟然爬到了中東,想染指我們的石油?這簡直無法容忍!”
“沒錯,這不僅是對我們德國利益的侵犯,更是對德意誌帝國影響力的公然挑釁!”
“絕不能就這麼算了!這次必須好好教訓一下那狂妄的美國人,讓他們長長記性!”
其他部長們的反應與阿登納如出一轍,憤怒、敵意毫不掩飾。
早年大戰中威爾遜的醜態已經讓他們對美國產生了深刻厭惡,而這個時代的歐洲人普遍就不怎麼看得起美國這個曆史不過兩百年的“根基淺薄之國”。
說白了,在他們眼中,美國不過是個新大陸來的暴發戶,錢多沒素養的土老帽。
可如今這暴發戶不僅欺負了自家孩子,居然還膽敢趁家裡沒人來翻箱倒櫃?
要是還能忍,那就不是德國人了。
“問題是——從長遠來看,我們不能和美國撕破臉。”
這也是漢斯頭痛欲裂、緊緊抱著腦袋的原因。
與法國交手?那不算什麼。
蘇聯雖然難纏,但還在能應對的範圍內。
至於意大利......那不值一提,根本不必多說。
可即便是這些國家中最強的德國,也不敢輕言與美國對抗。
軍事上他們或許勝出,但在資源和人口這類“開掛地圖”式的底蘊麵前,美國的工業和經濟實力足以讓德國都得暫避鋒芒。
單論經濟,就算加上大英帝國,也敵不過美國一國。
更彆說把整個歐洲一塊拉上都還是比不過。
況且這種美歐之間的差距,早在二十年前的1900年左右就已初露端倪。
所以,說“天賜之國”並非浪得虛名,實在讓人不得不服。
正因如此,漢斯才一直致力於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可現在,事情卻發展成了這副模樣。
“該死的家夥,就不能好好待在自己的地盤,非要來蹭我們的飯桌......”
一回想起這事是從威爾遜那裡開始的,漢斯便感覺這就像是“威爾遜的亡靈”在扯後腿一樣——雖說那老東西還沒死,但情況就是這麼諷刺。
“副總理,立即召見美國大使。”
“總理閣下。”
“我要親自向美國政府抗議!他們未免也太小瞧我們德意誌帝國了!那幫像老鼠一樣躲在彆人花園裡亂動手腳的洋基,必須給他們一個深刻教訓!”
“說得對,說得對!”
“總理閣下,我完全理解您的心情,我也因這次事件對美國感到極度失望。”
本來德國在中東的石油權益,是他一手促成的成果。
結果現在,美國人不僅想不勞而獲,還暗地裡扶持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源頭,沙特王族。
就算漢斯自認為自己是個再和氣不過的人,這種事也忍無可忍。
“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此刻更要保持頭腦冷靜、理智判斷。”
既然事關帝國利益,那就必須克製情緒。
作為帝國外交的主事人,他必須首先保持冷靜。
“如果我們讓情緒主導局勢發展,導致與美國的關係徹底破裂,那隻會讓我們的敵人得利,對我們自己毫無好處。”
“您的意思是......副總理閣下想就此揭過?”
“不是這個意思,魯登道夫閣下。我是說,至少我們應該先嘗試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
退一步說,哪怕事情鬨大,隻要他們與美國之間隔著浩瀚的大西洋,也不會真的走到兵戎相見那一步。
但外交戰、經濟戰另當彆論,即使贏了,也未必落得什麼好處。
“唉,雖然令人惱火,但說到底,我們就算跟美國扯破臉,也撈不到好處。”
“是啊,所以我會先去和美國大使談談。要求他們立刻退出阿拉伯,收手。”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這是唯一既能維護尊嚴,又不會破壞美德關係的最優解。
而這次事件中受害的奧斯曼帝國,應該也更希望如此。
畢竟,他們也不願在阿拉伯半島上和美國直接撕破臉。
“但美國真會聽我們的警告嗎?”
要是他們不聽,那他也沒法子了。
隻能如阿登納所願,不擇手段地教教這些不識抬舉的洋基佬該怎麼做人。
“得防個萬一,還是先把後手準備好。”
唉......某人感覺已經能聽見麻煩接踵而至的聲音了。
隻希望這聲音彆成真,在事情徹底失控前結束一切吧。
......
“霍頓大使,我就開門見山地問一句,我們德國是不是哪裡得罪美國了?”
“誒?您突然這樣問......我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
——兩小時後。
被召至帝國外交部的駐德美國大使,阿蘭森·b·霍頓aansonbigeohoughton),額頭上滲著冷汗,臉上滿是不知所措的神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被突然叫來外交部,麵對的卻是帝國副總理,那個也許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年輕東方人,以淩厲的語氣的質問。
以他多年外交官的經驗來看,這種狀況絕非好兆頭,而這也很快被證實了。
“我們已經掌握證據,貴國石油公司覬覦阿拉伯的石油權益,因此向叛離奧斯曼帝國的沙特家族等阿拉伯勢力提供了武器援助。”
“?!”
“我相信您也非常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他當然清楚。
‘白宮那幫瘋子!到底乾了什麼蠢事啊啊啊──!!’
霍頓在心裡嘶吼。
若是他早知內情還好,可偏偏他對美國介入阿拉伯事務一無所知。
這倒也不奇怪。
因為美國的阿拉伯介入計劃,是連美國國內大多數高層都不知情、僅限於包括總統在內極少數人掌握的絕密計劃。
可現在這份絕密不隻徹底泄露,甚至傳入奧斯曼帝國與德意誌帝國的耳中,那速度快過了白宮自己。
麵對毫無預警便爆發的德國震怒,霍頓此刻甚至有種想遞交辭呈的衝動。
“奧斯曼帝國是受我們德意誌帝國保護的國家,而包括阿拉伯油田在內的奧斯曼石油權益,理所當然也是我們德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