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在是瘋了嗎?”
執政官的咆哮聲在愛麗舍宮內回蕩,法西斯分子們緊張得咽下了口水。
正如漢斯所料,拉羅克麵對日本的突發舉動,既驚愕又憤怒。
他為了提升即將到來的戰爭勝算,每天絞儘腦汁,可同盟卻不打招呼就闖下大禍。
拉羅克自然頭痛不已,偏偏日本挑起的戰爭對象是xx——一個在戰略上毫無意義的國家,更讓他怒火中燒。
“他們難道不懂嗎?要打倒英德,就必須謹慎而有計劃地行動!為何偏在這個時候和xx開戰?這不是白白浪費兵力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嗎!”
“執政官閣下,還請息怒。黃種人嘛,本就自私而獨斷。”
因對漢斯的憎恨而積累的偏見,使得身邊人對黃種人充滿鄙夷。拉羅克深深歎息一聲。
就像賴伐爾在簽訂《莫洛托夫賴伐爾條約》時露出的表情一樣,這次的事拉羅克也完全是蒙在鼓裡。
不過,連日本政府自己都沒料到會這樣,他又怎麼可能知道呢?
若是事先知道,他定會不惜一切手段阻止。
當初拉羅克把日本拉進軸心國,是為了什麼?
正是為了在亞太方向牽製英國和德國,並按照與麥克阿瑟的約定,壓迫加州共和國。
他要從四麵八方勒緊英德的咽喉,迫使他們分散兵力。
可日本非但沒有履行他期待的角色,反而莫名其妙地跑去和xx拚命,說什麼要吞下整個xx。
“這究竟是什麼狗屁操作!”
打xx就能對英德造成打擊嗎?
根本不能。
那邊再亂,也與歐洲毫無關係。
反倒隻會引發警惕,給對方提供正當理由。
看看漢斯·馮·喬是如何譴責日本侵略行為的吧,他聯合英國,以及名義中立卻半隻腳踏入同盟的荷蘭一起,斷絕了對日所有戰略物資出口,就足以說明問題。
“當然,如果日本真能在短期內吞並整個xx,那話又另當彆論......”
可那可能嗎?
xx是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既不像印度那樣四分五裂,也不是能輕易被列強徹底殖民的地方。
日本憑一己之力去征服xx?簡直是天方夜譚。
起碼十年內都會被拖死在xx戰場上,消耗幾十萬乃至數百萬大軍。
你去打俄羅斯共和國這個英德的傀儡,打東南亞殖民地啊!?
“諸位說說看,日本這群蠢貨的舉動,會不會影響我們借日本來在亞洲牽製英德的計劃?”
“至少計劃還能繼續。我們最需要的始終是日本海軍,不是陸軍。”
麵對拉羅克的質問,海軍大臣弗朗索瓦·達爾朗答道。
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影響。無論如何,日本相當一部分兵力確實被困在xx,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這就是牟田口廉也設計、石原莞爾和辻政信引爆的炸彈所帶來的後果。
“與日本的同盟......真的沒問題嗎?”
雖說日本這張牌還沒完全廢掉,但拉羅克總覺得心裡隱隱不安。
他直覺,日本惹出的麻煩不會止於這一次。
“可現在也沒法拋棄日本。”
在不久前,佛朗哥和國民陣線終於贏得了選舉拿下了西班牙,法國又與蘇聯簽下了秘密同盟,但在與德國的戰爭中,軸心國依舊談不上占優。
哪怕日本人卑賤低劣,他們畢竟是軸心國在亞洲唯一可動用的力量。為了哪怕多爭取一點勝算,也隻能和他們並肩。
“為了勝利,我連紅色都能拉攏。為了偉大的法蘭西,這點代價算得了什麼。”
“執政官閣下?”
“提醒日本一遍計劃吧。距離斯大林對我承諾的日子,隻剩一年出頭。直到那一刻來臨前,我們必須比任何時候都謹慎。”
因為那一天一到,一切便將真正開始。
......
“衝啊!衝鋒啊──!”
“懲治暴虐的支那!”
“大日本帝國萬歲!”
轟!轟隆!
日本軍的進攻在1934年12月剛到來時便驟然開始。
其中被譽為日軍最精銳的關東軍傾巢而出,直撲熱河,坦克與飛機也大規模投入戰場。
守衛熱河的x軍,猝然麵對的是在之前都未曾見過的龐大軍力。
“少帥,倭寇還在源源不斷地湧來!”
“死戰不退!四萬萬同胞的命運在此一肩!子彈打光之前,絕不準停止射擊!哪怕一寸土地,也不能拱手讓與他們!”
“xx萬歲!xx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