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什麼東西?”
幾天後,1936年1月9日。
蘇聯大使將斯大林的親筆信帶到了烏克蘭基輔的王宮。
“如您所見,陛下。斯大林總書記希望烏克蘭王國歸還目前非法占據的蘇維埃聯邦的正當領土。”
“非法占據?你竟敢說是非法占據?!”
啪!
現任烏克蘭國王約阿基姆,前普魯士王子約阿希姆,聲音裡滿是怒火,將斯大林親手一字一句寫下的書信當場甩向蘇聯大使。
這是在外交上極其無禮的行為,但聚集在國王身邊的烏克蘭官員們並未出言阻止。
“貴國的外交就是這樣的嗎?!”
“連考慮的價值都沒有,陛下!”
“絕對,絕對不能答應!”
反而是其他人要出手製止他們的激烈反應才對。
斯大林的要求本身,就足以讓烏克蘭人怒不可遏。
——說不定我這次連活著回莫斯科的可能都沒有了。
連親自傳達斯大林書信的蘇聯大使,都忍不住暗暗冒汗心裡打顫。
“那麼,我是否可以理解為,烏克蘭王國拒絕了我們蘇維埃聯邦的正當要求呢?”
“......貴國看來不隻沒有良知,連最基本的常識也沒有了。”
站在丈夫身旁,緊咬著嘴唇的奧爾加開口了。
“要我們交出第聶伯河以東的土地和整個克裡米亞半島,這樣荒謬的要求,世上會有哪個國家答應嗎?大使閣下,你真的以為會有人接受這種條件嗎?”
“......我隻是傳達總書記同誌的意思罷了。”
“既然如此,那就請你把烏克蘭的回答也原封不動帶回去吧。”
出身農家、如今已貴為烏克蘭總理的尼基塔·赫魯曉夫冷冷開口。
“告訴斯大林——吃去屎吧!”
赫魯曉夫的怒吼,讓蘇聯大使明白再無繼續交涉的餘地,隻是微微躬身,轉身離去。
沉重的靜寂落下,奧爾加神情嚴峻地轉向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總理,蘇聯絕不會無緣無故提出這樣荒唐的要求。”
“沒錯,這隻是鋪設名分。那些家夥終於要露出獠牙了。”
正如漢斯·馮·喬總理所言。
與軸心國聯手的蘇聯,終於起身,要推翻德意誌帝國,更要將烏克蘭的一切奪走。
“蘇聯軍隊很快就會行動。”
“那就得準備了。圖哈切夫斯基將軍!”
“在!”
擔任烏克蘭陸軍參謀總長的圖哈切夫斯基洪亮應聲。
“立即向全線邊境發布緊急令,立刻召集軍隊!”
“動員令要不要下達?”
“這個得和漢斯那家夥商量後再定。”
“他們恐怕不僅僅隻對我們烏克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奧爾加的話,讓赫魯曉夫凝重地點了點頭。
“哈......哈哈......光是東部領土還不夠,現在連立陶宛都要?貴國是認真的,還是在說胡話?”
“沒錯,拉齊凱維奇?adys?araczkieicz)總理。”
事實上,不止是基輔,華沙、赫爾辛基、裡加等與蘇聯接壤的國家與政府官邸,都收到了那份所謂書信、實則挑釁的紙片垃圾,並掀起軒然大波。
“我們波蘭—立陶宛聯邦王國,絕不會接受這種荒謬的要求!立刻滾出去!”
“芬蘭的回答隻有一個:馬上從赫爾辛基消失。”
他們的回應,自然和烏克蘭無異。
除非是要賣國的叛徒,否則世上哪有人會接受割讓半壁江山的要求?
答案隻能是拒絕,結果也不言而喻。
“西科爾斯基總司令!邊境出現蘇聯軍隊的動向......!”
“果然要來了啊。”
在德國的衛星王國拒絕斯大林的要求不久後,蘇聯軍隊便開始在邊境集結。
“這是蘇維埃祖國奪回失地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機會。所有人都要為了斯大林同誌與人民而立誓。”
“遵命,伏羅希洛夫同誌!”
正如斯大林所下之令,波蘭與波羅的海一線,由伏羅希洛夫統率的中部方麵軍集結。
“烏克蘭啊,多麼熟悉的名字。”
在烏克蘭邊境,布瓊尼統領的南部方麵軍嚴陣以待。
“在所有方麵軍中,我們北方麵軍必須立下最大的功勞。若是不能做到,同誌們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遵命,司令官同誌。”
而在芬蘭邊境,格裡戈裡·庫利克的北方麵軍已經開始集結,光是他那副表情,就讓手下們如同吃了蒼蠅。
“總理,烏克蘭邊境已有蘇軍集結。”
“波蘭和芬蘭也一樣。”
“在格魯吉亞那邊也有人報告,蘇軍已有越過高加索山脈的跡象......”
歐洲,戰火的陰影再一次逼近。
而這消息,很快便傳入柏林,傳到了漢斯的耳中。
......
“布爾什維克那幫家夥開始蠢蠢欲動了,總理閣下。他們是鐵了心要挑起戰爭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必須立刻召集帝國軍,還要把盟國們全都動員起來!”
“大家冷靜!”
麵對這亂糟糟的景象,實在看不下去的漢斯大聲喝止。就在聽到蘇聯那頭的北極熊開始動作的消息後,原本心慌意亂、眼神無處安放的人們,目光一下子全都聚集到了他身上。
“我知道局勢危急,發展也過於突然,但此刻若是這樣慌張亂言,就等同於替斯大林出力。”
“總理閣下說得對。先深呼吸,冷靜下來。不要掉進明擺著的挑釁陷阱裡。”
連穩重的阿登納也開口相勸,吵鬨的氣氛才漸漸安定下來。
漢斯隨即開口。
“凱特爾部長,蘇聯軍隊正在準備進攻,這點應該是確鑿無疑吧?”
“根據報告,集結在邊境的蘇軍總規模至少超過一百二十萬。”
“相當於集團軍群的規模了。”
在蘇聯的軍隊建製中,這就叫做“方麵軍”。
“是的,而且不止一支,至少有四個集團軍。如果不是為了開戰,絕不可能調動這種規模。”
聽了凱特爾的話,漢斯微微點頭。
想起不久前他們甚至提出荒唐的要求,硬是要製造出開戰借口,就更能確定斯大林是下定了決心要打這場仗。
“卡納裡斯局長,查清楚率領這些蘇軍的指揮官是誰了嗎?”
“正準備報告。波蘭方麵是克利緬特·伏羅希洛夫,烏克蘭方麵是謝苗·布瓊尼,芬蘭方麵是格裡戈裡·庫利克,最後高加索方麵推測是謝苗·鐵木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