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15日。
為了創造“盟軍僅用八周便攻陷法蘭西”的戰史奇跡,盟軍如潮般推進,沿著塞納河的兩岸向巴黎腹地猛攻,炮火連綿不絕。
就在那日的午後——
轟然一聲,烈焰如花自巴黎中心的愛麗舍宮騰空而起。
“隆美爾將軍!巴、巴黎發生了大規模火災!”
“什麼?空軍司令部不是下令禁止燃燒彈轟炸的嗎?”
“不是我們的乾的!法國佬自己點燃了他們的首都!”
“什麼——!”
那一刻,隆美爾與周圍的高級軍官齊齊瞪大了眼,仿佛聽見了地獄的尖嘯。
【該死......萊因哈特,我看到的這一幕是真的?】
“是啊。雖然我真希望這隻是幻覺。”
在巴黎的上空,jg52戰鬥機聯隊的飛行員萊因哈特親眼目睹整座城市陷入火海,火舌攀上聖母院的尖塔,燃遍香榭麗舍大街。
“中尉,巴黎......燒起來了!”
“那條瘋狗拉·羅克,居然走到這一步嗎?”
地麵上,剛從萊因哈特的部隊撤下、重返前線的克裡斯蒂安也與聯軍士兵一起望著火光,臉色慘白。
“火、火啊!巴黎在燒!”
“難道是德軍乾的?”
“不是!是那些該死的‘秩序騎士團’,拉·羅克的命令!”
連仍在抵抗的法國士兵也難以置信地望著遠方的烈焰。
“拉·羅克!你還算是法國的領袖嗎——!”
參與巴黎攻勢的自由法國軍與抵抗組織自然更是怒火衝天。戴高樂、勒克萊爾、曼德爾、德·卡斯泰爾諾等人皆痛罵拉·羅克,將其稱為“法蘭西的劊子手”。
那是巴黎啊。自法蘭克王國的開國君主克洛維一世占領以來,整整一千四百年,她一直是法蘭西的靈魂與心臟。
即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的轟炸、德軍的“古斯塔夫”列車炮都讓巴黎飽受創傷,但那一切至少還在戰爭的邏輯之內,畢竟,是法蘭西首先揭開了這場戰爭的帷幕。
然而今日的這場火,卻完全背離了理智。
這一次縱火的不是敵軍,而是法國自己最高的執政官,弗朗索瓦·德·拉·羅克。
是他,在絕望中、在瘋狂中,選擇將祖國的心臟一同葬送。或許是要與巴黎同歸於儘,或許隻是想讓盟軍葬身火海。
“快救火!不能讓火勢蔓延下去!”
“可、可是,盟軍還在——”
“現在還顧得上盟軍?巴黎都要燒光了!”
連什麼都不知情的法西斯法國士兵們,也被眼前的慘狀震驚得目瞪口呆。
他們丟下武器,投入救火與疏散的人流中。
“彆光看著,幫法國人一起滅火!”
“什、什麼?中尉,咱們能那樣做嗎?”
“看看四周,大家都在乾同樣的事。此刻比起戰爭,更重要的是巴黎本身。”
於是,盟軍與抵抗軍暫時停下了槍火,轉身幫助法國士兵與民眾一同滅火。戰爭在此刻失去了意義,若火焰再蔓延下去,他們自己也將與巴黎一同化為灰燼。
“快!把水桶再搬幾桶來!”
“喂,青蛙先生,你們的消防隊呢?”
“被拉·羅克全征進軍隊了!”
在混亂與絕望中,敵我之間短暫地握起了手。盟軍與法西軍並肩作戰,對抗的不是彼此,而是那吞噬一切的火魔。那一刻,仿佛在毀滅中誕生了一絲奇跡。
“達爾朗,這條路真是通的?”
“是的,閣下。”
而製造這場混亂的罪魁禍首,弗朗索瓦·德·拉·羅克,卻正帶著親信,從巴黎的地下通道悄然逃離。
然而對那些被他背叛、被他犧牲的巴黎市民與士兵而言,等待他們的並非救贖。
“再堅持一下,前方就是我安排的人馬,到了那兒就安全了。”
這場悲劇的終幕,已然寫在劇本之中。
這是達爾朗親自編排、親手導演的一出名為《墮落》的戲。
......
噠──噠──
“停下!”
當拉·羅克一行人沿著陰暗的地下通道走了許久,一聲低沉的命令突然在黑暗中響起。
從陰影裡出現了一隊身穿水兵製服的士兵,他們正是被投入巴黎防禦的法國海軍水兵,也正是達爾朗口中所謂的“他的部下”。
“是我。放下武器。”
“達爾朗上將......還有,執政官閣下?”
“嗯。時間不多,立刻帶我們去出口。”
聽到拉·羅克的吩咐,水兵們齊齊望向達爾朗。
達爾朗沉默了片刻,目光深沉,隨即輕輕點頭。
哢噠!
“?!——”
“這是乾什麼!”
士兵們竟在瞬間將步槍與衝鋒槍對準了拉·羅克及其隨從。
“呃!”
伴隨著悶哼聲,護衛拉·羅克的親衛騎士團也被迅速製服。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反叛,魏剛與吉內梅爾等親信大聲怒斥,但拉·羅克卻隻是乾笑一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哈,哈哈......原來如此。你騙了我,達爾朗,你居然騙了我。”
他已然明白一切。
“從什麼時候開始?”
“自從收到襲擊艦隊全滅的報告那一刻起。”
“難道......就因為那件事,你要背叛我?僅僅因為那件事?”
“僅僅?”
達爾朗收起笑意,冷冷地看著這位昔日的統治者。
“閣下的命令,讓無數法蘭西的海之子明知必死仍毅然出征。可您呢?他們犧牲後,您連一句慰問都吝惜。就在那時我明白了,跟隨您去死,不值。”
“達爾朗——!!”
吉內梅爾憤怒地咆哮,猛地從腰間拔出手槍。
砰!
“呃!”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