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兩軍停戰的消息在尹決明先後率軍奪回孤狼關與烽火關後,再一次讓朝堂沸騰了起來。
戰事停歇,奪回城池,這是有史以來南楚與紫庸交鋒結束得最快的一次戰事,此乃大捷。
但這樣快的勝戰也讓某些沒有自知之明的人起了彆的心思。
已經有人開始揣測,這紫庸國,是否已經不再如同當年那樣強悍?
否則尹決明一個黃毛小兒,他又怎麼能在這樣短的時間裡結束了戰爭?
當年的白飛晟他不強嗎?不也與紫庸耗了幾十年最後在紫庸軍隊中落敗?
後來的尹鴻不強嗎?當年收複烽火關,不也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白飛晟做不到,尹鴻做不到,尹風那個號稱北境的冷麵羅刹也依然做不到,憑什麼尹決明一個毛頭小子能做到?
與其讓他們相信尹決明能力強悍,還不如相信是紫庸變弱了。
為此,那許多反對尹決明繼續留在邊關的武將大部分都在心裡懊悔。
他們懊悔當初自己怎麼就沒有站出來接下北境的戰事。
若是他們接下了,如今打了勝仗的就是他們,到那時,就是官升一品封王拜將又有什麼不可能?
隻可惜他們錯過了那次機會,可眼前機會又來了!他們自然想要把握住!
因此,尹決明帶兵出征得勝,此戰該有封賞,可他的封賞還沒下來,朝堂百官卻因為讓尹決明駐守北境還是將他調回另派將領前去接手而吵得不可開交。
武將想要機會,文官同樣也想把握住此機會。
這已經是朝臣吵的第六個早朝了。
來來回回也就那麼幾句話,但怎麼也說不定。
今日早朝,眾人又吵了將近一個時辰。
新帝已經在這樣的爭吵中保持沉默兩日了,今日依舊黑著臉保持著沉默。
“陛下,尹總督乃是京州城防營總督,此番前去北境也不過是前去支援,如今北境戰事停歇,自然也該讓他回來任職。”
孫有權聽著鬨哄哄的朝堂,終於聽不下去站了出來,他剛一出聲,爭吵的朝臣們便自覺噤了聲齊齊看向他。
孫有權麵上帶著淡淡笑意,不急不緩地說道,“況且,臣聽聞尹總督此戰傷情頗重,至今還在昏迷之中,就算留他在軍中也無用,還不如趁早將其送回京州養傷。”
尹決明重傷昏迷的事滿朝文武都聽說了,但真正為其擔憂的又有多少?
尹家當初在京州占齊了天時地利人和,長公主下嫁,尹鴻和尹風收複北境失地封賞不斷,他們一家水漲船高,成了這京州無人敢得罪的存在。
那樣的權利與榮耀嫉妒得人心扭曲,誰又不想把他們拉下來踩一腳?
如今尹家父子三人接連出事,他們恨不得大擺筵席慶祝三天三夜!
他們要把尹決明弄回來,沒了尹家軍,尹決明在京州隻能腹背受敵。
那位高高在上的將軍府二公子,沒了父兄撐腰,在這權貴如雲的京州城,孤身一人的他以後也隻能看人臉色過活。
他們熱衷於看到他從雲端高處落進泥潭,永遠也翻不了身!
又或者,那尹二重傷死在回京的途中,自此尹家將徹底從京州權貴除名。
任他當年有多輝煌,最後也隻能一坡黃土埋了個乾淨。
等再過一兩年,誰又能記得南楚權貴裡曾有個武將世家的尹家?
就如同當年的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