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亂世多悲情。
祥寧宮
李太後正在聽金嬤嬤彙報長生先生那邊的治療情況,外間忽然進來一個宮女,“太後娘娘,陛下來給您請安了。”
金嬤嬤聞言頓時收了聲,她抬眸瞧了眼李太後的神色,默默站在了一側。
李太後微不可及地皺了皺眉,這幾個月皇帝越發不聽她的話,在一些決策上總是與她唱反調,但好歹想象不到她後麵的計劃,因此氣歸氣,卻也沒有鬨到不可開交的地步,隻是也不想見他。
“這幾日朝中可有發生什麼大事?”李太後沒說見與不見,反而問著一旁的金嬤嬤。
金嬤嬤想了想,要說大事,那還真不少,比如問罪杜鑫,設計逼迫禦史台和戶部嚴尚書在宮中撞柱的事是鬨得沸沸揚揚,但這事本就是太後一手促成,也是在意料之中。
要說最大的事,應當也隻有紫庸使團入京一事。
但紫庸使團入京同樣也有李太後的手筆,想來也不是問這事。
但出了這些,似乎也沒有什麼事了。
於是金嬤嬤說道,“除了今日紫庸使團入京,似乎沒彆的事了。”
又想了想,說道,“或許是為了明日的接風宴?”
“沒事他可不會來找哀家,怕也不隻是接風宴的事。”李太後輕哼一聲,“他一心想除了尹二,在邊關沒能成功,如今尹二明目張膽地回了京,他想撤了人的官職,可又找不到借口。”
李太後輕輕撫摸著指尖上精致的鑲嵌著寶石的黃金護甲,麵上掛著一絲冷笑,“拓跋烈進京便是一個機會,尹二死了父兄,他定是要找拓跋烈報仇的,而接風宴便是最好的機會。”
“破壞兩國談和,就是摘了他腦袋也是行的。”
“隻怕這事也不容易。”金嬤嬤低聲道,“依老奴觀察,那尹家小子雖在京州做了十多年紈絝,但他既然能破了叛軍之亂,又在短短數月收複邊關兩城,想來腦子也是足夠聰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想引他上鉤,隻怕他心裡也明白。”
“這便是他來找哀家的原因了。”李太後抬起手欣賞著護甲,緩緩勾起唇角,說,“至於尹二上不上鉤,就看釣魚的人用什麼餌了。”
金嬤嬤腦子瘋狂的轉動起來,很快她雙眸一亮,看向李太後,問道,“娘娘說的是紫庸使團裡那位從未聽說過的九皇子?”
“莫非,他便是尹二當初在邊關喜歡上的那位?”
李太後不語,但嘴角緩緩勾了起來,她目光掃向一旁垂首等待的宮女,說道,“去告訴陛下,母子哪有隔夜仇,既是陛下想做的,那哀家怎麼也得幫他一把。”
宮女行禮出去,金嬤嬤又看向李太後,似乎不明白她之前並不願意幫皇帝動手對付前朝大臣,怎麼這次卻答應了?
李太後似乎知道她想要問什麼,臉上笑意更甚,但並不打算解答。
尹家是每一代皇帝心頭的尖刺,每個皇帝都想除了尹家,可偏偏尹家威望極高,他們輕易無法撼動,但慕容翊不一樣,他本就是她推上去為她兒子掃清一切障礙的傀儡。
很快皇帝就會被百官和天下人拉下神壇,而她,要在他墜落前為她兒子建立一個隻屬於她們的朝堂。
“給天眼的兩位羅刹傳個信。”
李太後抬眸看向窗外,驟雨打芭蕉,芭蕉葉卻承受不住那樣的力道被雨水打得破碎不堪,她便是在那破碎的芭蕉葉被雨水打得顫顫巍巍中說道,
“在皇帝與他們太子簽訂合約前,哀家不希望這世上除了哀家的兒子之外,還有其他的先帝血脈存在。”
金嬤嬤一驚,但很快又收斂了神色,恭順地垂眸應道,“是。”
喜歡明心蘭芷請大家收藏:()明心蘭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