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警局檔案室裡一片寂靜。雲教授對照著密碼本上的地圖,將那些坐標點仔細標注在城市地圖上。每個點都代表著一個"星火計劃"的實驗基地,它們以某種特殊的方式連接成網。
"很有意思。"他喃喃自語,"如果將這些點按順序連起來"
林湊過來看:"這個形狀像個五角星?"
"不止如此。"雲教授說,"每個角的度數都經過精確計算,形成了某種能量共振陣列。而中心點"
他在地圖中央畫了個圈:"就在音樂學院。"
就在這時,檔案室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穿著白大褂的老人走了進來,他的步態有些蹣跚,但眼神依然銳利。
"趙教授?"雲教授驚訝地站起來,"您怎麼來了?"
"看來我來得正是時候。"老人說,"你們找到"星火計劃"的地圖了?"
原來這位趙教授正是當年計劃的參與者之一,也是最早發現趙曉雨特殊天賦的人。但在項目失控後,他選擇了隱退。
"您知道這些基地的具體位置?"林問。
"不僅知道位置。"趙教授說,"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它們的真正用途。"
他在檔案櫃前站定,伸手從最高層取出一個布滿灰塵的盒子。裡麵是一摞發黃的筆記本,每一本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這是"
"我的研究記錄。"趙教授說,"當年為了解釋趙曉雨的能力,我推導出了一個全新的數學體係。"
他翻開第一本筆記。那些公式的書寫方式非常特彆,不是傳統的線性排列,而是按照某種音樂節奏組織的。就像一首用數學符號譜寫的交響曲。
"量子態能量的本質其實很簡單。"趙教授說,"它就像一首永不停息的宇宙之歌。而那些對它特彆敏感的人,比如趙曉雨,其實是天生的"聽眾"。"
"所以那些實驗基地"
"是"收音站"。"趙教授說,"每個基地都被設計成能捕捉特定頻率的量子態波動。而當所有基地同時工作時,就能在城市上空形成一個巨大的"接收器"。"
雲教授研究著筆記上的公式:"這個設計"
"是根據共振理論設計的。"趙教授說,"就像一個巨大的音叉網絡。每個基地都調製到特定頻率,互相之間形成完美的和聲。"
但就在這時,他的表情突然變得凝重:"可惜,有些人過於激進。他們不滿足於單純的"聆聽",而是想要控製這種能量。"
"調音師?"
"他隻是開始。"趙教授搖頭,"後來還有更多人加入了這個瘋狂的計劃。他們想要用這個網絡,強行提升人類的進化"
老人的聲音有些顫抖。顯然,那些往事依然給他留下了深重的陰影。
"但是為什麼"林還想問什麼,突然注意到檔案室的溫度開始異常升高。所有的電子設備都出現了輕微的震動,空氣中彌漫著某種熟悉的能量波動。
"有人啟動了基地。"雲教授說。
"不。"趙教授的表情更加嚴峻,"是基地自己醒了。"
確實,通過監測儀可以看到,那些原本廢棄的實驗基地突然出現了能量反應。它們正以某種特定的頻率震動,就像一個個巨大的音叉被同時激活。
"必須阻止它們。"趙教授說,"一旦所有基地達到共振,後果不堪設想。"
但問題是如何阻止?這些基地分布在城市各處,想要同時處理所有點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隨著能量波動增強,連靠近都變得異常困難。
就在這時,那台老舊的服務器突然有了反應。它開始播放一段新的旋律,那是之前從未出現過的音樂。
"等等"趙教授聽了一會兒,"這個節奏"
他快速翻開筆記,找到了某個特殊的章節。那裡記錄著一組複雜的公式,正好對應著服務器播放的旋律。
"原來如此。"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們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
"什麼意思?"
"這首曲子不是普通的音樂。"趙教授說,"而是一個精確的數學程序。隻要按照正確的順序演奏,就能重新校準那些基地的頻率。"
他開始在紙上快速書寫,將音符轉化為數學公式。一個驚人的體係逐漸顯現——那是一套完整的量子態調節方案。
"太了不起了"趙教授感歎道,"她們不僅找到了控製能量的方法,還把解決方案藏在了最簡單的旋律裡。"
但執行這個方案並不容易。他們需要在每個基地都布置特定的設備,將這段旋律轉化為實際的能量脈衝。而時間已經不多了。
"分頭行動。"雲教授說,"我和林去外圍的基地,趙教授您留在中心點指揮。"
老人點點頭:"記住,時機要掌握得非常準確。當所有基地的能量達到峰值時,就是注入新頻率的最佳時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