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給蘇子蓮拜壽的、已經到達的和路上走著的幾十個人有著幾十個不同的故事,然而,最具有傳奇色彩的莫過於李大奎。
除了灰白的長發與胡須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之外,李大奎還是李大奎,田縣人傳說中的李大奎,江湖快義中的李大奎,其實,真實的李大奎照樣是一身煙火氣息。
關於李大奎的曆史,官方的文獻是這樣記載的:
姓名:李大奎,性彆:男,民族:漢族,出生年月:1914年6月,籍貫:田縣無梁公社李家集大隊第一生產隊,成份:大地主(其父李黑子被國民政府定性為漢奸、惡霸),職業:務農。
家庭主要成員情況:妻子,蘇文理(原漢奸蘇子仁之長女),於1960年4月自殺身亡;
長子:李大怪,1948年7月生,現在原籍務農;
次子:李二怪,1950年4月生,現在原籍務農;
長女:李大冤,1954年元月生,現在原籍務農;
次女:李不餓,1960年3月生,現在原籍務農;
主要社會關係情況:父親:李黑子,1895年出生,土匪、兵痞、漢奸、惡霸,1940年被日軍處決於田縣縣城;
叔父:李白子,土匪、兵痞、惡霸、漢奸,1898年生,1945年底,被國民黨田縣政府以漢奸罪處決;
嶽父:蘇子仁,大地主、資本家、漢奸,1945年9月被田縣國民政府執行死刑;
姑父:王廷玉,大地主,國民黨反動派,有特務嫌疑。1998年2月出生,1951年8月在鎮反運動中畏罪自殺(或病死);
妹妹:李小娥,地主,1915年11月生,為王廷玉大兒媳,現在田縣隗鎮公社達摩嶺大隊務農;
妹夫:王滿場,地主,1919年5月生,現在原籍務農。
李大奎個人簡曆:
1927年——1932年:在田縣完小、一中就讀;
1933年——1937年:在其父所在的軍閥部隊中當兵;
1937年7月——1938年元月,在國民黨田縣抗日自衛大隊當兵,任副大隊長兼1中隊中隊長;
1938年2月——1945年7月,在國民革命軍河北民軍第三軍(孫殿英部)任第35團1營1連連長,後漸次提拔為第25團1營營長,該部曾隨孫殿英投降了日軍,當了漢奸。在此期間,李大奎於1944年經團長武鬆江介紹入黨,抗戰勝利前夕,隨25團起義,後隨部分官兵到達田北抗日革命根據地。
1945年10月,被黨組織秘密安排到國民黨田縣政府工作,任偽田縣自衛大隊大隊長;
1948年10月——1951年5月,促成田縣和平解放後,任田縣縣委委員、公安部隊部隊長兼任田縣公安局局長(其間,機關、部隊名稱不一);
1951年5月,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回原籍務農。(因牽連王廷玉特務事件);
1961年7月——1967年7月,任田縣無梁公社李家集大隊支部書記兼大隊長;
1967年8月,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
對於滿頭長發、滿麵胡須的李大奎,老人們並沒有象年輕人那樣詫異,而是客氣地和他打著招呼,老人同樣有禮貌地回應著眾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寫在老人的記憶裡,在眾多傳說中,李大奎同樣年輕著。而在蘇辰昌的心目中,他們似乎不屬於同一個世紀,而是時空的錯亂。
李大奎之所以願意坐下來與蘇辰昌交流,是因為蘇辰昌經辦的工作讓他看到了希望,十年了,他主動走出他設在無梁李家集的堡壘,就是要出來看看這個世界如何了?在他心裡,能顯示出這個世界如何了的地方,不在他的堡壘裡,也不在高高懸掛著長條牌牌的高大建築內,而就在這個極其普通的院子裡,他雖然沒有見到羅子七、黃青良、李鳳岐,甚至是他的對手豐子澤,然而,他卻見到了為此事奔波的後生蘇辰昌,正在和老人們談論著達摩嶺寨的傳奇。
李大奎的直率再一次震驚了大夥,更震驚了蘇辰昌:“你們說的都不對,害死王義兄弟的,不是許二杆子,更不是豐子澤,而是劉振虎的人。”李大奎對此事的看法似乎是帶有嚴肅的結論性質的。
“田縣解放初期,我帶隊破獲了一起特務破壞新政權的案件,據他們交代,解放戰爭初期,被國民黨田縣政府排擠出局的劉振虎,失去了實權,被迫向外宣布,回老家豐縣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實際上,他並沒有死心,而是勾結了豐縣張古山的黑寡婦,成立了豐縣自衛旅,他自任旅長,黑寡婦任副旅長,這支部隊相當有意思,既不屬於共產黨,也不屬於國民黨,既不是官兵,也不完全是土匪,而是有奶便是娘的民間武裝,相當於外國的雇傭軍,隻要有人出錢,不管三七二十一,給你乾活就是了。
那時候豐縣地貧人稀,各種勢力並存,大小山頭林立,國民政府的統治根本打不進去,實際上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就是這種情況下,許曄的‘剿共’軍才想起來利用他們,由於他們對田縣周邊的人文地理熟悉,所以,王滿順部自從信陽兵敗,與東進江蘇、山東的主力部隊、中原軍區一旅失散之後,一路撤退到田縣境內,就被他們給號上了,走到哪裡,許二杆子的部隊便打到那裡,直到王滿順率領最後一點力量,打到了老家、達摩嶺西寨牆外,被王來賓、豐子澤、王義等人救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