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國內之前,楊簡召集了天眼影業、天眼嘉禾以及微博的人過來開了個會。
他先聽取了微博的工作彙報。
張一銘和王高非提出了“移動為先”戰略,簡而言之就是將pc端和移動端的團隊以及資源進行整合,然後將資源傾斜到移動端去。
“我們準備這樣...以及那樣......”張一銘和王高非將他們的計劃詳細地向楊簡彙報了一遍。
“總體來說非常好,不過我提一點建議,要注意資源分配,不能顧此失彼,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整合後的團隊由老王帶領,從今以後老王全麵負責微博用戶產品和相應的技術和運營,同時負責微博商業化產品和技術。”
對此,張一銘也沒有意見,因為他在年初就和楊簡說過了,等把微博做上市,他就要出去創業,畢竟番茄視頻和微博這兩個公司搞得他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楊簡也同意了,還答應到時候讓梁儒波跟他一起。這次楊簡也沒有給張一銘提供點子什麼的,不是要成就感嗎?自己慢慢去折騰吧,反正也難不住張一銘和梁儒波。
至於投資,楊簡到時候肯定是大股東,這就可以了嘛,嘿嘿~
接下來張一銘又介紹了微博融資計劃。
這次融資隻有四家機構參與,天眼資本、新浪、摩根大通和藤訊。其中天眼資本和藤訊原本就是股東,所以這兩家隻是跟投,由摩根大通來領投、新浪參投。
b。現在的微博完美符合獨角獸企業的定義——創建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
此前,阿裡再次向微博尋求參與投資的可能性,依然被拒絕。楊簡這種多次拒絕阿裡的行為,不能說是蔑視阿裡,也算得上是打臉的行為了。
弄得一向傲氣的傑克馬和一眾阿裡團隊十分不爽,不過他們能怎麼辦?推出一款同類產品來打擂台?彆開玩笑了,阿裡在電商上麵再牛逼,能和已經一統江湖的微博爭?何況還有個藤訊。
藤訊都沒推出自己的同類產品,阿裡憑什麼?憑他臉大?
其實吧,楊簡之所以這麼不待見阿裡,也不是說因為前世的影響,同時也並不完全是京東的原因。
很簡單,前些年他也尋求過投資阿裡,可是人家阿裡心高氣傲,壓根就不搭理他,你說楊簡能給傑克馬好臉色?
雖說企業需要投資,除了初創企業,其他時候一般都是需要能給公司帶來資源的投資方,楊簡當時也隻是一個明星,那個時候藤訊還沒上市,所以人家不搭理他也正常,但是楊簡是當事人,他能爽?
微博團隊彙報結束,就先行離開。
“除了番茄、微博和天眼嘉禾,天眼資本目前在投的項目,主要是三個。去年年初,我們投資了大疆,占股40。我們去年同時還投資了王興團隊的美團,占股30。哦,對了,美團上個月剛剛上線。另一個在投項目,就是前金山ceo雷君剛剛成立的小米,我們占股30。其他一些投資主要是在股市上,比如長線的有茅台、藤訊......”
投資小米的時候,還不是雷布斯的雷君本來不想給天眼資本那麼多股份,畢竟他不怎麼缺投資人,隻要招呼一聲,有的是人投資他。不過天眼資本的人把域名一甩出來,說這是我們老板楊簡很多年前就囤在手裡的,國內域名和國際域名都有,就是準備將它交給有緣人。
雷布斯一看,艾瑪,這麼有緣的嗎?於是多給了5的股份,這才有了天眼資本持股30的事情。
當然,事情不是這麼簡單,雷君看重的是楊簡的名人效應,這才是關鍵。
美團就比較簡單了,楊簡除了揮著大把的資金,其他的資源也能給很多,王興眼睛都沒眨一下就同意了。
至於大疆,這筆投資相對來說出了些波折,這是三個項目中唯一一個讓楊簡親自出馬和對方通電話的。
汪濤在2006年創業之初拉了他的兩個同學一起跟他,但很快,迫於工作學業以及各方麵的壓力,兩位同學很快脫離了大疆。
雖然後續也得到了一些投資,但是大疆還是處於一個比較艱難的狀態。汪濤是一個極其自信,甚至於有些自負的人,他對於手下的員工似乎有一種不信任的感覺,這就造成了手下人也不信任他。
加上管理不善,大疆的人才流失很嚴重,因為大家對於無人機的前景其實並沒有那麼看好。
由於創始人極其自負造成人才流失比較嚴重的大家首先會想到誰?自然就是擁有“互聯網黃埔軍校”之稱搜狐和張超陽。
天胡開局的搜狐,未來發展成了一個要死不活的互聯網企業,其中的原因,和老張是分不開的。
大疆和搜狐人才流失的方式倒是不一樣。汪濤對員工到了一種近乎於苛刻的程度,在股權分配上也很小氣。
楊簡雖然不待見馬芸,可是他很認同對方對於員工離職的總結: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裡委屈了。
情況最嚴重的時候就是去年,??當初和汪濤一起創業的那批人幾乎都離開了大疆。
缺錢缺人才,這個時候天眼資本出現了。
雖然汪濤很樂意接受天眼資本的投資,可是股份不想給太多。
典型的既要又要。
你說公司都這麼難了,還要有那麼苛刻的要求,這是天眼資本員工的想法。
可是結合楊簡眼光優勢,人家汪濤是真牛逼,大疆未來還不是發展起來了。
於是楊簡和汪濤通了電話,和對方大聊了無人機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楊簡先知先覺的眼光,自然是讓這個自稱是不受待見的完美主義者彷佛是找到了知己,加上楊簡答應他給與充足的資金支持,也不會去乾涉他,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天眼資本成為了大疆的最大機構股東,持股僅次於汪濤本人。
而楊簡呢,根本就不想去管汪濤怎麼折騰公司,反正人家原時空也折騰出來了不是?楊簡隻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充當“闊佬”的角色就行。
之前楊簡還沒細想過,現在一看天眼資本的這些投資,不由得想吸溜一下,這實在是太爽了有木有?不算楊簡其他的公司,就單單是這三個公司,未來也足夠讓人眼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