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我通過中間人接觸了加雷斯·貝爾和埃登·阿紮爾經紀人,對方表示他們的球員在利物浦很開心。利物浦之前就和他們進行了一次漲薪,解約金也提高了,據可靠消息的是接近1億歐元,相信這次奪冠,他們還會繼續漲薪,解約金肯定也會超過1億歐元這個門檻。你知道的,他們那位老板身家豐厚,是世界前幾位的富豪。而且,他們的兩位股東是迪拜王室成員,一位還是王儲。”
頓了頓,何塞·桑切斯又繼續丟出一個重磅炸彈:“據媒體那邊得到的消息,利物浦為這次奪冠開出的獎金可能高達4000萬歐。”
這個數字一出,會議室裡頓時就是一陣沉默,有些人甚至是倒吸一口涼氣。
瑪德,有錢了不起啊!
真的了不起!!
饒是皇馬家大業大,商業吸金能力也是超一流,可是也不敢這麼造啊。
“而且,利物浦今年奪冠其實有些在他們的預料之外。而他們的陣容非常年輕,未來的幾個賽季才是出成績的時候,球員隻要不傻的話,是不會選擇離開利物浦的。”何塞·桑切斯苦笑道:“所以我們很難在短期內能引進他們。”
弗洛倫蒂諾聞言也是揉了揉腦門,他不隻是看好貝爾和阿紮爾,他還很欣賞利物浦的兩個主力中場莫德裡奇和克羅斯,還有門將諾伊爾,甚至蘇牙和萊萬他也很看好。
他沒有質疑何塞·桑切斯說的話,這位得力乾將說的很難,那就是真的很難了,甚至是不可能辦到。
與此同時,距離馬德裡600公裡的巴塞羅那,巴薩俱樂部的高層也在進行一場會議,大家討論的焦點同樣是利物浦,或者說是利物浦的球員。
主持這次會議的是巴薩的臥龍鳳雛,竹席桑德羅·羅塞爾與副竹席何塞普·巴托梅烏。
“說說吧,我們能否嘗試從這支利物浦引進球員?”羅賽爾問道。
“桑德羅,這很難。”經濟副竹席哈維爾·法烏斯說道:“我們和利物浦有過馬斯切拉諾的交易先例,我們想要引進他們的球員,尤其是在他們獲得冠軍的情況下,轉會費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我們很難承擔。”
這時候巴托梅烏插話道:“如果我們真需要某位球員,我們可以賣人來籌措資金。”
要是楊簡在這,他肯定會說一句:“害得是你啊,何塞普·巴托梅烏!未來在合適的時間我們肯定能多次合作的。”
巴托梅烏時期高價引進的奧斯曼·登貝萊現在已經在利物浦梯隊了,而且楊簡還讓人時刻關注庫蒂尼奧。
這錢楊簡不賺,真的有些瞧不起巴托梅烏了。
就算蘇亞雷斯到時候要轉會去巴薩,沒有1億以上的轉會費,巴托梅烏都彆想開口。
巴托梅烏前世2020年卸任時,巴薩總負債高達13.5億歐元,其中短期債務7.3億歐元,長期債務6.2億歐元。
球員薪資占巴薩俱樂部總收入比例一度高達103,遠超西甲70的紅線。而其中梅西的稅前年薪接近1億歐元,成為最大負擔。
為緩解壓力,巴托梅烏曾與球員簽訂“薪資遞延合同”,將短期債務轉化為長期債務,例如前世2019年引進的弗朗基·德容的合同需在未來支付雙倍薪資,累計額外支出達3.11億歐元。
讓人家拉波爾塔接任後,負債進一步攀升至15億歐元,成為歐洲負債最多的足球俱樂部。
為此,拉胖不得不激活“經濟杠杆”,以透支未來換取短期資金緩解經濟壓力。
而且還讓球隊的大寶貝梅西極其不體麵的離開巴塞羅那,遠走大巴黎。
“何賽普,你知道利物浦開出的奪冠獎金達到多少了嗎?從原來的1000萬歐增加到了4000萬歐。他們的主力球員解約金現在接近1億歐元,相信今天之後會超過這個數字。而且這也不是錢的事,未來幾個賽季才是這支利物浦出成績的時候,球員不會在這個時候離開利物浦的。”
巴托梅烏訕訕兩下,沒再繼續說話,他現在隻是個副的,話事人還是羅塞爾。
同樣的對話還在慕尼黑拜仁俱樂部發生,不過他們隻對諾伊爾和萊萬感興趣。
現任的門將漢斯約爾格·布特雖然是位經驗豐富的老將,但是門線技術和出球的能力略顯平庸,需要替換。
其實拜仁很早就開始關注諾伊爾了,還沒等他們出手,利物浦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和沙爾克04達成了轉會協議。
而球隊的前鋒馬裡奧·戈麥斯始終要差些意思,年紀越慢慢大了,拜仁需要找一個替代者,萊萬就是一個很適合的對象。
不過一番交流下來,發現短期內拜仁引進這兩名球員的機會也不大,還是那兩個原因,利物浦這賽季奪得歐冠其實有些運氣成分,一路的對手也就皇馬比較強,決賽的切爾西更是多名主力停賽。
未來幾個賽季才是利物浦出成績的時候,而且球員的違約金很高。
其實在曼城、曼聯等俱樂部也進行了類似的談話,隻不過最後得出的結論也是沒辦法從這支利物浦挖人,或者說能挖,但是付出的代價很大。
而且利物浦是歐冠衛冕冠軍,隻要再增強一些替補陣容,未嘗不能再聯賽和歐戰雙線取得成績,所以還是那個原因,球員在帶的開心而且薪水也匹配自己的付出,一般不會選擇這個時候轉會。
......
利物浦的奪冠,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在英國,各大媒體對利物浦奪冠的反響最為熱烈。
一些報刊例如《泰晤士報》及小報《太陽報》特彆提到了英格蘭和德國之間的足球恩怨。
儘管這次決賽不是英格蘭球隊和德國球隊的對決,但是兩支英格蘭球隊在慕尼黑安聯球場進行歐冠對決,完事之後讓德國人看著英格蘭球隊慶祝,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事情。
英格蘭與德國足球之間的恩怨是足壇最著名的宿敵對決之一,跨越近一個世紀,交織著爭議、逆轉與曆史性勝利,形成了如今複雜的這種“羈絆”。
1966年世界杯決賽“溫布利懸案”——那年的世界杯決賽在倫敦溫布利球場舉行,英格蘭與西德戰至加時賽。赫斯特的射門擊中橫梁後彈地,裁判判定進球有效儘管回放顯示球是否整體過線存在爭議),英格蘭最終4比2奪冠。
這一爭議性判罰成為德國人心中長久的“恥辱”,也為後續對決埋下“仇恨”的種子。
這是英格蘭唯一一次世界杯冠軍,而德國則將此視為不公的象征,貝肯鮑爾等球員此後多次提及“雪恥”的決心。
1970年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英格蘭2比0領先時,貝肯鮑爾帶傷破門鼓舞士氣,德國連扳兩球拖入加時,蓋德·穆勒絕殺完成逆轉。這是德國首次在大賽中擊敗英格蘭,標誌勝負天平開始傾斜。
1990年世界杯半決賽與1996年歐洲杯半決賽的點球魔咒——
這兩場半決賽均以點球大戰告終,德國均勝出。
1990年,皮爾斯和瓦德爾罰失點球,英格蘭失利;1996年,時任英格蘭球員索斯蓋特射門被撲,德國再次晉級並最終奪冠。
英格蘭名宿萊因克爾曾有過這樣一句名言:“足球就是22人踢120分鐘,最後德國人贏的遊戲。”
這句話成為英格蘭人無奈自嘲的經典。
2001年世界杯預選賽中,英格蘭在慕尼黑客場5比1血洗德國,歐文上演帽子戲法,傑拉德斬獲國家隊首球。這場勝利被視為英格蘭對德壓製30年後的“複仇”,甚至引發英國社會文化現象,諸如如紀念t恤熱賣、電影調侃等。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八分之一決賽,蘭帕德的射門明顯過線卻被判無效,德國最終4比1取勝,英格蘭隊再次成為那個失敗者。
所以說英國媒體,尤其是英格蘭的媒體,真的是一有機會就會調侃甚至是惡心德國人,就算這次決賽的雙方不是人家德國球隊,他們也不會放過的。
《獨立報》則評論了楊簡的對於利物浦的成功改變。
“楊對球隊巨大的投入以及他出色的眼光在短短兩個賽季就取得了令人激動的回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切爾西的寡頭老板阿布拉莫維奇,他對切爾西的投資遠比楊對利物浦的投資更為巨大,過去幾年的切爾西談不上失敗,但是對於大耳朵杯的追求,顯然談不上了成功。而切爾西的失利,也讓阿森納保住了他們新賽季的歐冠席位...”
“據內部是人士透露,這場歐冠決賽開打之前,利物浦俱樂部開出了1000萬歐元的奪冠獎金,而球隊的幾位老板,楊和哈曼丹分彆又開出了2000萬歐元以及1000萬歐元的奪冠獎金......”
克洛普以及利物浦那群天賦異稟的年輕球員也得到了媒體們的盛讚。
《衛報》則是認為貝爾、阿紮爾、莫德裡奇、諾伊爾和凱爾·沃克等人會為利物浦帶來持久的輝煌。
其它一些媒體,包括《每日體育報》、《馬卡報》、《體育圖片報》、《世界體育報》、《阿斯報》等多家媒體則指出切爾西的失利是咎由自取。切爾西因在比賽中缺乏進取,遭到了眾多媒體的吐槽。
而德國媒體則更多的批評,你們英格蘭媒體記仇,我們也不差啊。
不能批評利物浦,人家是冠軍,可你一個亞軍切爾西還不能批評嗎?瞅瞅你切爾西踢的那叫什麼玩意兒,活該讓我們批評。
.......
利物浦全隊在慕尼黑慶祝到很晚,雖然有不少球員要參加今夏的歐洲杯和美洲杯,但是這種時候,誰還管得了那麼多。
嗨皮就完事兒了。
翌日上午,利物浦全隊才乘坐包機返回英國。雖然很多球員昨晚都沒怎麼睡,但是這種激動人心的時刻,哪裡還有心情睡覺,全都繼續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