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計們,準備好了嗎?”
“當然,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霍伊特·範·霍特瑪有些興奮的說道,雖然這場戲拍攝起來不容易,但要是能將這組鏡頭拍好,那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就。
“沒問題,一切準備就緒。”斯科特·費希爾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點頭確認道。
“好,5分鐘後我們正式開始。”楊簡也點了點頭,然後返回監視器前。
5分鐘的時間一閃而逝,沙塵暴戲份正式開拍。
ax攝影機全都被特製的塑料覆蓋加以保護。
監視器畫麵裡,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庫珀抱著麥肯基·弗依飾演的女兒墨菲從車上快步走進家門,飛沙走石讓他們一家人都睜不開眼睛。
而在記錄花絮的鏡頭畫麵裡,製造這場遮天蔽日沙塵暴的則是他們身後就是幾個巨型鼓風機與一群奮力揚沙的工作人員。
鼓風機的風速可達160公裡\小時,在外麵看還不覺得,但是在場內的看感覺真的有一種末日降落的感覺。
此外,劇組還使用12x12反射布捕捉自然光線變化,以增強畫麵真實感。
片場的遠處,柳亦妃帶著家人過來看大場麵。
“嘖,原來電影裡那些沙塵暴是這麼拍的啊?看上去是有些嚇人哦。”林秀蘭嘖嘖感歎道。
“媽,這隻是少部分,應該說隻有小剪子會這麼拍。許多電影裡的沙塵暴都是用特效製作的,效果雖然也不錯,不過沒有這種看起來真實。”
“哦,這樣啊,那這個費勁還是你說的那個特效費勁?”
“這個屬於實景拍攝,這個更難,不過到時候呈現給觀眾的效果會更好更真實。現在外麵都叫小剪子是‘實拍狂魔’,哈哈~”
林秀蘭也是上網的,剛開始聽到有人這麼叫自家小兒子的時候,她還不樂意,不過後來知道了這是在誇自家小兒子,她有時候還會給人家點讚。
幾個弟弟妹妹和承承則是緊盯著遠處人工製造的沙塵暴,臉上還有對自家老哥和小叔的崇拜。
這也太厲害了吧!!
林秀蘭、楊振華和柳曉莉則是滿臉的驕傲,楊振華和林秀蘭不用說,那是自家小兒子。
柳曉莉雖然是丈母娘,但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她的這種驕傲感也不比楊振華和林秀蘭差多少。
整個下午都在拍攝沙塵暴的戲份,主要是好幾次馬修·麥康納和小演員們因為吸入顆粒物多次ng。
當結束了一天的拍攝工作,不管是演員還是工作人員,,大家身上都包了一層厚厚的c90製作的沙塵,包括楊簡也是,他一張嘴說話,瞬間整個嘴裡都是沙子,頭上也滿是特製的沙塵。
其實楊簡可以像攝影師他們一樣帶個口罩護目鏡什麼的,不過他一向都是以身作則,而且他是在監視器小黑房裡,人家演員都是在鼓風機製造的沙塵暴裡。
幕後花絮攝影師把這一幕全都記錄了下來,電影上映後的宣傳可以用到,觀眾們肯定也有一部分人愛看這種幕後花絮。
要是再無恥一點,專門製作一個幕後紀錄片,付費訂閱觀看,哈哈哈!!
當然,楊簡肯定不會這麼無恥的。
劇組每天都進行高強度的工作,尤其是楊簡。
不過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卡爾加裡的拍攝非常順利。
這期間,不但是楊簡在卡爾加裡度過了28歲的生日,柳亦妃也度過了她25的生日。
在卡爾加裡替柳亦妃過了25歲的生日後,楊振華、林秀蘭和柳曉莉他們帶著一幫要開學的小家夥們回國了,平平和安安也跟著一起回去。
《星際》劇組馬上要轉場去冰島拍攝,楊簡也要去一趟意呆利,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閉幕式。
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已經在8月29號開幕,《聚焦》劇組由馬丁帶著人去參加了開幕紅毯和展映。
楊簡和馬修麥康納則是要到9月7號閉幕式前一天才會飛抵意呆利。
在家裡拍攝的這段時間,飾演艾米莉亞·李的柳亦妃、飾演布蘭德·李的尊龍、飾演成年湯姆·庫珀的瑞安·雷諾茲以及飾演成年墨菲的傑西卡·查斯坦等人都加入了拍攝。
9月6號,結束了在卡爾加裡的最後一場戲,劇組進入轉場階段,隨便會放兩天假,9月14號在冰島正式開拍。
結束了卡爾加裡的拍攝工作,馬丁那邊也得到了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的暗示,於是楊簡、柳亦妃和馬修·麥康納當天下午就直飛巴黎,在巴黎停留了一晚,8號一早就飛抵威尼斯,然後乘坐馬丁早就準備好的遊艇前往麗都島。
麗都島是威尼斯東南部的一座狹長島嶼,以沙灘和度假設施聞名,電影節期間前來旅遊的遊客與各國電影人讓這座小島熱鬨非凡。
而楊簡的抵達,則是讓這種熱鬨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實話實說,這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式有些冷清。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柏林和戛納也麵臨這樣的問題,這類電影節的慣例就是這樣的,大牌都很忙的,大多數都是隨著參賽參展影片的亮相的時候才會趕來。
這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開始展映以後,本·阿弗萊克、蕾切爾·薇姿、賽琳娜·戈麥斯、詹姆斯·弗蘭科等好萊塢的大牌也陸續在威尼斯亮相,也就是楊簡屬於特殊情況,閉幕式才趕過來。
不過這也沒辦法,《星際》在卡爾加裡拍攝的窗口期就這點時間,要是等那片玉米成熟了,那就沒法拍了,要是那樣的話,在那種的苞米豈不是白費了?
酒店內,柳亦妃去化妝了,楊簡則是接待過來拜訪他的馬可·穆勒與阿爾貝托·巴巴拉。
“馬可,阿爾貝托,我的朋友,非常抱歉,現在才趕到。”楊簡帶著歉意對兩人解釋道:“你們知道,為了拍我那部電影,我們在加拿大專門種植了數千畝玉米,窗口期也就這一個多月,所以請諒解。”
雖然楊簡之前就和兩人通了電話,也交代馬丁到威尼斯的時候向大家解釋一些,不過楊簡覺得還是有必要再親自解釋一下。
“楊,不用抱歉,我們都是電影人,我們非常能理解。”阿爾貝托·巴巴拉擺手理解。
馬可·穆勒也在一旁點頭附和,現在他不是竹席了,這話該現任竹席來說。
簡單的寒暄以後,三人聊起了這屆電影節的情況。
“楊,你看了關於電影節的新聞嗎?你那部《聚焦》非常受歡迎,媒體人和觀眾都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我不得不稱讚你,你用獨特的手法完成了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阿爾貝托·巴巴拉稱讚道。
“你在其中將側麵敘事運用到了極致,讓整部片子有了一種彆樣的威力。”馬可·穆勒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這部電影在3號進行展映後,就得到了各大影評人和觀眾們的極大認可,
威尼斯電影節場刊和柏林與戛納電影節的場刊一樣,以每日一刊的頻率,記錄了電影節期間的觀影日程、放映影片的介紹、電影人采訪,以及對熱門電影的深度剖析。
同時,它也彙聚了多家媒體、資深影評人對每部電影的看法與評價,每日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進行評分。
《聚焦》得到了3.7分評分,高於3.6分的《沉睡的美人》、3.5的《聖殤》與《你的子宮》以及3.2的《背叛》與3.1《天堂:信仰》;低於3.9的《空中之物》、3.8的《大師》。
從玄學的角度去看,《聚焦》肯定拿獎,事實上也是這樣,他都得到暗示了,《聚焦》劇組紅毯都被安排在了壓軸。
幾個小時的時間一閃而逝。
傍晚,當夕陽沉入亞得裡亞海的前一刻,麗都島的海水突然變成了液態的火焰。那些停泊在翡翠灣的帆船正在收起雪白的帆,桅杆在暮色中劃出焦糖色的傷痕。
鹹澀的海風裡浮動著橙花的甜香,露天餐廳的黃銅冰桶開始凝結水珠。侍者穿梭在藤編桌椅間,銀質托盤折射出最後一道夕照,那些跳躍的光斑有些像各大廣場上飛散的鴿群。沙灘上的遮陽傘正在合攏,傘骨收束時發出類似豎琴的顫音,而更遠處,亞得裡亞郵輪的汽笛正在溶解成紫色的霧。
燈火次第亮起時,亞得裡亞海的深藍開始吞沒最後的琥珀色。
麗都島在落日餘暉下,外牆在暮色中呈現出彆樣的質感。
楊簡領著《聚焦》劇組壓軸出場時,得到了現場媒體與影迷們極高的禮遇,影迷們用歡呼聲和掌聲歡迎著楊簡,柳亦妃等人,而媒體則是用他們的長槍短炮記錄下這一時刻。
大家都在好奇,紅毯上那位年輕的電影大師,超級富豪,在拿下了柏林、戛納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二的最佳影片大獎以後,這一次能否在威尼斯完成拿遍歐洲三大電影節終極大獎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