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我們是猴子搬來的救兵!_這個影帝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這個影帝不務正業 > 第846章 我們是猴子搬來的救兵!

第846章 我們是猴子搬來的救兵!(1 / 2)

結束通話後,楊簡打開微博,看到《大聖歸來》已經登上熱搜榜首。他隨意瀏覽了一些評論:

“看完《大聖歸來》,我一個大男人在電影院裡哭成狗!”

“這才是我們華夏的超級英雄!期待續集!”

“國產動畫的裡程碑,感謝所有製作人員!”

這些真實的反饋讓楊簡感到欣慰。他轉發了田曉鵬的感謝微博,並寫道:“感謝所有支持《大聖歸來》的觀眾。這是華夏動畫人的一次共同努力,期待未來更多精彩作品。ps:田導,續集可以考慮一下了[笑]”

微博一發,瞬間引來無數評論和轉發。

“楊簡,你的新電影什麼時候能上啊?”

“求續集+1”

“楊簡真是國產動畫的伯樂!!以後大家提起國產動畫電影,絕對不會隻想著那是給小孩子看的了。”

處理完這些,楊簡才真正放鬆下來。

他走出休息室,望向星空下的戈壁。

無邊的曠野中,銀河清晰可見,仿佛一條發光的河流橫貫天際。

郭番走過來,遞給他一瓶水,開始閒聊起來:“今天成果不錯,大家狀態都很好。”

楊簡接過水擰開喝了一口:“是啊,大家都很投入。”

“《大聖歸來》的成績真是不錯了,老田那家夥肯定高興壞了。”郭番靠在椅子靠背上,“簡子,說實話,我們的影視圈,要是沒有你,不知道現在是個什麼樣子。”

楊簡笑了笑,他知道郭番是什麼意思。不是自吹自擂,他楊簡對於華夏影視行業、尤其是電影行業的發展絕對是巨大的,和同期的前世相比,這一世華夏電影行業的特效技術、國際地位、動畫行業的發展都比前世要領先好幾年。

而且他提前培養出了郭番、饒小智、路洋、文木野、餃子幾位導演,他比誰都期待未來幾人的表現。

“我一直都在說,內容為王。大家要相信,好的內容永遠有市場,隻是需要找到正確的表達方式。”楊簡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郭番,笑道:“我們華夏人,就該擁有獨屬於我們自己的浪漫。”

什麼是華夏人獨有的浪漫?

《流浪地球》中就有很好的詮釋。

西方逃離地球的“方舟計劃”,和《流浪地球》中帶著地球逃去其它星係的“移山計劃”,二者體現出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

西方的神話故事裡,“諾亞方舟”是諾亞依據神的囑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隻,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因神懲而造成的洪災。而在華夏神話故事“愚公移山”中,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乾戚,猛誌固常在。”

與好萊塢災難科幻片建立在“人類文明終結”的基礎上的“末世神話”敘事所不同,“精衛填海”“誇父逐日”等華夏上古神話,早已將華夏人骨子裡的勇毅與不屈淋漓儘致地展現出來。

“帶著家園去流浪”這個神奇、荒誕、看似不合理的構想本身就體現出了濃濃的華夏式的浪漫色彩。

前者是在“神懲論”預設下以犧牲多數人來保全人類“火種”的西方價值選擇,後者則體現出華夏人獨有的勇氣與魄力,在麵對災難的時候選擇用相信希望的態度去“創世”:關鍵不在於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存活下來,而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邁出離開太陽係的第一步。

正如《流浪地球》中的台詞,“人類的勇氣可以跨越時間,跨越每一個曆史,當下,和未來”。在絕望中找希望,無論成功與否,這都是一首關於人類勇氣的讚歌。選擇帶著地球去流浪,一是體現出植根於華夏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情結與家國情懷,華夏人對“家”、“房子”、“土地”的深厚情感。在鄉土社會的華夏,安土重遷的國民性決定了華夏人即使選擇流浪,也絕不是主動追求,而是被動無奈之舉。

華夏人的流浪總是伴隨著對不再流浪的追求與渴望:帶著勇氣與希望,在流浪中找尋新的安定,才是流浪的初衷。

其實在《星際穿越》中,也體現了這一點。

湯姆為了父親庫珀的一句“幫我照看著我們的農場好嗎”,一直堅守著那片玉米地。而那片玉米地,正是地球文明的象征。

在《流浪地球》中,人類所無法舍棄的東西,比如土地,愛,人道主義,都是人工智能莫斯所無法理解的選擇“乾擾項”,但恰恰是人之所以為人所最重要的存在。

其次就是實現了從為滿足個體生存的身體流浪,向為實現守望人類家園的群體流浪的轉變與升華——也許會為了生活背井離鄉,但絕不會看著故土毀滅。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作為整個人類幾百萬年的棲息地,已沉積到集體無意識深處,滲透到每個人的毛孔與血液之中。選擇“帶著家園去流浪”,其實就反映出華夏人骨子裡對“家園”的反思:如果失去了曾經的地球,人類還能堅守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流浪地球》小說原著中小星老師對學生們所講,“隻有像地球這樣規模的生態係統,這樣氣勢磅礴的生態循環,才能使生命萬代不息。人類在宇宙間離開了地球,就像嬰兒在沙漠裡離開了母親。”

在科學原理之外,這種對於“家園”的反思與重構,早已滲透進華夏人的靈魂深處。

前世《流浪地球》影視化之後,即使是一部硬科幻,郭番與其團隊也依然沒有摒棄鄉土文明與人文精神的餘暉,這是華夏人獨有的浪漫。

或許有人會說,華夏人這麼喜歡的《流浪地球》為什麼走不出國門?西方觀眾為什麼不看?

《流浪地球》係列在國內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確實相對較弱。這背後有多方麵的原因,並非單一因素所致。

主要是文化差異、市場環境、影片本身以及傳播策略等方麵的影響。

我們強調集體主義、家園情懷,比如第二部中上了年紀的航天員犧牲;西方觀眾更習慣個人英雄主義,這就會產生文化隔閡和敘事疏離感。|

再看市場環境,實際上北美市場本身極度排外內向,他們的進口片份額非常小,大約隻有3。

好萊塢電影就是美國進行對外宣傳統戰的一把利器,他們自己就是這其中的的受益者,怎麼可能讓一部華夏色彩這麼濃厚的科幻電影在美國市場大規模上映?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硬科幻對於華夏來說剛剛起步,而對於西方觀眾、尤其是北美觀眾,已經是稀鬆平常了。

就像華夏的觀眾,在某一段時間,漫威等好萊塢科幻大片在華夏隨便亂殺,可是到了一定的時間,好萊塢大片也不怎麼受歡迎了。

在國外取得高票房固然是華夏電影走出國門的一個顯性標誌,但並非唯一尺度。

像《流浪地球》這樣的作品,其首要服務對象是國內觀眾,在國內能引發強烈共鳴和討論,本身已是一種成功。

而華夏的科幻電影工業尚在發展中,需要這樣的基石作品。

而且文化的傳播和接受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初期遭遇文化折扣是正常現象。

世界電影的中心一開始也不在美國,好萊塢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僅僅是好萊塢公司自己的努力,這也和美國在二戰後在全球所起到的主導地位有關。

隨著華夏綜合國力的提升、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電影工業水平的不斷進步,未來肯定會有更能兼顧本土特色與全球視野的作品出現,隻不過這個時間是什麼時候還未可知。

與西方文明所不同,這種超越民族,超越生死的價值觀輸出,仍是華夏式的宇宙觀的延續。

“是啊,我們華夏人自己的浪漫。”

“等《火星》這個項目結束,公司會馬上啟動《流浪地球》這個項目,那才是體現我們華夏人浪漫的一個係列電影。”楊簡歪頭又看了一眼郭番:“怎麼樣,這個項目交給你,有信心嗎?”

“哈哈,那真的太好了。”郭番一拍大腿,激動的說道:“不瞞你你說,我其實早就打它的主意了,隻不過之前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但是,隻要你放心,我絕對拿出十二萬分的精力和努力把這個項目做好,不讓你失望。”

雖然那郭番不急著自己主導一個科幻項目,但是能有這樣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拒絕,更不會錯過。

他知道楊簡培養了他這麼久,可不是讓他一直當副手的,他早就等著這個機會了。

“對你,我肯定放心,從《星際穿越》到現在的《火星》,你從來沒讓我失望過。”楊簡拍了拍郭番的肩膀:“就這麼說定了,你有時間和大劉聊一聊,劇本怎麼寫你們自己商量,我不插手。到時候也邀請大劉這個作者參與進這個項目來。”

“得嘞,忙過這一陣我就和大劉聯係。”郭番現在是乾勁十足,似乎想到了什麼,他又感慨道:“這就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你看中的項目,不隻是商業上可以取得成功,還能推動行業進步。”

楊簡笑了笑沒說話,隻是靜靜地望著遠方的星空。

開玩笑,他一個掛壁,雖說他想早點退休,但是能順手為這個行業做點什麼,何樂而不為呢?

“你說,有一天我們真的能登上火星嗎?”郭帆突然問。

楊簡想都沒想就回道:“肯定會的。隻是需要點時間而已。就像幾十年前沒人相信華夏電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樣。重要的是有人願意相信,並為之努力。”

整個華夏,包括從事航天事業的那群可愛的人們,估計都沒楊簡這麼有信心華夏終將在某一天登上火星,畢竟他自己就是個掛壁,這麼神奇的事情都能發生,登陸火星而已,未來肯定能實現。

而且這個未來絕對不是上百年那麼久,楊簡覺著幾十年應該綽綽有餘了。

聞言,郭番點了點頭,也沒有繼續說話,而是和楊簡一樣靜靜的看著漫天的繁星發呆。

七月的金昌,清晨是一天中最珍貴的禮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植物成珍稀?而她一天能種一千畝 穿書末世彆人囤物資她囤喪屍 帶著一百零八好漢闖三國 文依記 重生後,哭求前夫原諒 大明:忽悠朱標造反,老朱樂麻了 我靠回溯凶案現場帶飛全警局 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 病弱美人?修仙界第一女魔頭! 都市天緣簽到:我在人間撿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