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堅守一年時間,洛克菲勒王國就能夠在北海站穩腳跟,成為這片廣袤海域的新霸主。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政府與北海之間的關係並非緊密無間。
雖然世界政府對北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這種關係僅僅是基於加盟的形式。
因此,世界政府若要出兵攻打洛克菲勒王國,就必須從遙遠的紅土大陸調集大量軍隊,長途跋涉而來。
這無疑是一次艱難的勞師遠征,對世界政府的軍事資源和後勤保障都是巨大的考驗。
或者,世界政府也可能選擇扶持剩下半個北海的王國,組成聯軍來對抗洛克菲勒王國。
然而,夏洛對這些北海王國的士兵實力並不看好。
在他眼中,這些士兵的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都難以與洛克菲勒王國的精銳部隊相抗衡。
以洛克菲勒王國精銳士兵的強大戰力,一般的勢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除非是海軍中的精銳部隊,或者是駐守在紅土大陸的精銳陸軍出手,否則其他勢力的士兵在夏洛眼中都不值一提。
隻要能夠巧妙地利用時間差,趁著世界政府還沒有察覺到異常的時候,迅速攻占半個北海,那麼在這場北海之戰中,洛克菲勒王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因此,這次偷襲計劃絕對不能泄露出去。
如今的海上列車計劃,從海圓曆1518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在這三年裡,夏洛通過各種方式,陸陸續續地從新世界調集了五十萬青壯人口進入無風帶。
這五十萬人口的調度過程非常隱蔽,並沒有引起世界政府的警覺。
畢竟新世界的人口總數超過了八千萬,區區五十萬人口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基數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根本不可能掀起什麼大的風浪。
然而,問題在於,如果要修建三條主乾線,就需要多達九十萬的青壯勞動力。
一下子抽調近百萬的青壯人口,這絕對不是一件能夠輕易掩蓋過去的事情。
畢竟,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必然會引起各方的關注和懷疑。
一旦被世界政府的探子察覺到蛛絲馬跡,順藤摸瓜地了解到洛克菲勒王國的計劃,那麼夏洛精心策劃的偷襲北海的計劃恐怕就會徹底失敗,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巴雷特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夏洛對此也心知肚明。
他一邊摩挲著下巴,一邊陷入了沉思。
要如何解決這百萬勞工的問題呢?
這確實是一個相當棘手的難題。
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夏洛終於想出了一個相對可行的辦法。
他緩緩說道:“百萬勞工,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我們可以采取分批次運送的方式。每個月隻送十萬勞工進入無風帶,這樣一來,既不會引起太大的轟動,也能逐步完成勞工的輸送任務。畢竟,距離明年三月還有整整七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們安排這七十萬人的運輸了。”
夏洛繼續解釋道:“而且,等到真正進攻北海的時候,還有兩個月的空窗期。在這兩個月裡,我們就不必再像之前那樣小心翼翼地隱藏勞工的行蹤了。到時候,這多出來的三條主乾線,應該能夠在一年內順利完成。”
巴雷特聽了夏洛的計劃,心中暗自盤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