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走馬上任_學名張好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學名張好古 > 第四二八章 走馬上任

第四二八章 走馬上任(1 / 1)

接下來,王承恩先是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將目光落在了張好古身上。

張好古注意到了王承恩的舉動,心裡暗自思忖著,看他這副樣子,應該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講。於是,張好古主動開口,微笑著對王承恩說道:“王公公,您有什麼話儘管說吧,不必顧慮。這裡隻有你我二人,而且門外還有吳大寶守著,絕對不會有人偷聽的。”

“那好,此次前來,皇上特意囑咐我給致遠你帶來一百萬兩銀子,聖上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繼續保持,再接再厲,爭取創造出更為可觀的利潤啊。”王承恩麵帶微笑,目光柔和地看著張好古,同時壓低聲音說道,仿佛這是一個隻有他們二人知曉的秘密。

張好古聽聞皇帝如此信任自己,心中不禁感歎皇帝對於賺錢之事可謂是癡迷至極啊!自己本打算大乾一場,可這想法才剛剛冒頭,皇帝就如鬼魅一般再次出現,截了自己的胡。

不過,張好古轉念一想,既然皇帝如此熱衷於此,那自己不妨就順水推舟,成人之美。雖然自己少賺一些,但能與皇帝建立良好的關係,也算是一種收獲。畢竟,有了皇帝這個強大的後台,彆人是絕對無法與之相比的。

想通了這一點,張好古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微笑。他爽快地答應道:“請王公公轉告皇上,我張致遠必定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定會全力以赴,給皇上一個滿意的交代。”

張好古心裡很清楚,大明的經濟重心集中在南直隸一帶,這裡的富庶程度甚至超過了京師。在這樣的地方賺錢,應該會比在京師更加容易一些。

席間,王承恩麵帶微笑地對張好古說道:“致遠啊,有件事我得跟您說一下。聽說京城的張家鋪子最近有人在暗中窺視,咱家得知後,二話不說就直接出麵給懟了回去。這些人膽子可真不小啊!不過您放心,有咱家在,以後絕對不會再有人敢打那鋪子的主意了。”

張好古聽後,連忙起身拱手道謝:“多謝王公公!若不是您出手相助,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呢。”

王承恩擺了擺手,笑道:“致遠客氣了,您我之間不必如此。來,喝酒!”說罷,二人舉杯相碰,一飲而儘。

接下來的時間裡,王承恩和張好古你來我往,杯盤交錯,賓主儘歡。宴後,張好古特意準備了一個裝有千兩銀子的包裹,交給王承恩,並安排護國軍將船上的銀子全部帶回。

當晚,張好古便迫不及待地將孫元化、王徵和徐驥三人請到家中。待三人到齊後,張好古當著他們的麵打開了一箱銀子。刹那間,白花花的銀子展現在眼前,那耀眼的光芒讓三人都不禁為之側目,心中暗自驚歎。

孫元化、王徵和徐驥三人麵麵相覷,心中都充滿了疑惑。他們急忙詢問這些銀子的來曆,張好古見狀,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將事情的經過一一道來。

張好古並不回答,而是一箱接一箱的打開,並說道“一百萬兩,咱們有資本了,那麼就準備開乾吧!今天你們也知道了,朝廷下旨令我擔任鬆江知府。即日上任。”

“這到底是誰出的主意啊?你堂堂一個四品的京官,居然被派來擔任四品的知府,這不是明擺著降職嘛!”孫元化一聽張好古要去擔任鬆江知府,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覺得張好古實在是太委屈了。

“師兄,你先彆激動,這可是皇上的旨意,咱們可不能違抗啊。不過呢,這也未必就是件壞事。你想啊,在鬆江這裡,沒有那麼多的束縛和牽製,我反而更容易做出成績來。所以,你就放心吧,有你我兄弟二人齊心協力,還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呢?”張好古連忙安慰孫元化道。

沒過多久,應天巡撫張國維也得到了張好古接任鬆江知府的消息。他對這件事非常重視,畢竟張好古可是朝廷的官員,而且還是四品的京官。所以,他一接到消息,便立刻放下了手頭上的公事,馬不停蹄地直奔鬆江而來。

張國維抵達鬆江府後,親眼目睹了張好古和方嶽貢之間的交接儀式。整個過程非常順利,沒有出現任何意外情況。交接完成後,張國維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對張好古的表現也十分滿意。事情辦妥之後,張國維便啟程返回南京去了。

鬆江府大堂前擠滿了翹首以盼的百姓。新任知府張好古一襲青布官袍來到府衙,望著煙雨朦朧的府城輪廓,手中緊攥著朝廷委任狀——這位年僅二十三的進士,將以"代天子牧民"之責接管這座賦稅重地。

鬆江府積弊已久:漕糧賬目混亂,胥吏與地方豪強勾結克扣;黃浦江堤年久失修,每逢汛期必淹良田;更有倭寇殘餘勢力騷擾沿海鹽場。張好古抵任當日,府衙賬房竟"不慎走水"焚毀曆年卷宗,師爺暗示"舊例可循",他卻當眾下令:"即日起重造魚鱗冊,本官與農戶同按手印為證。"

三日後,張好古微服查訪華亭縣,目睹差役強征"腳耗銀"逼死老農。回衙後連夜提審涉案官吏,當堂宣讀《大明律》:"凡監臨主守挾勢求索財物者,計贓準不枉法論。"連罷七名巡檢司官員,另選寒門士子充任書吏。鬆江士紳聯名上告"苛政擾民",他卻將訴狀張貼於城門,朱批"民脂民膏,爾俸爾祿"八字。

梅雨將至時,張好古親率工房典史勘察吳淞江淤塞段。發現前任知府虛報工程銀兩,立即召集裡甲長議事:"每戶出丁一人,官府供糧,疏河一丈免糧一鬥。"百姓響應如潮,兩月內疏通河道四十裡,新築石閘三座。竣工當日,他在堤岸立碑刻《治水公約》,明示"擅毀堤者,以謀叛論"。

除弊之餘,張好古重建府學藏書樓,延請歸有光弟子主講《尚書》。某日查得某豪強隱田千畝,罰其捐建義塾十間,親題"但開風氣"匾額。

喜歡學名張好古請大家收藏:()學名張好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