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古聽後,心中甚是滿意,隨即將手伸向傅青主,客氣地說道:“有勞青主兄代筆了。”
他心裡很清楚,自己的字實在拿不出手,所以才想請傅青主幫忙書寫。然而,傅青主卻婉言拒絕道:“鬆江府的人都認得你知府大人的字,我就不必獻醜了。”
客棧掌櫃畢恭畢敬地拿來了筆墨紙硯,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置在桌子上。在這之前,掌櫃還親自仔細地擦拭了桌子,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一絲灰塵影響到張好古的書寫。
張好古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自信。他不緊不慢地拿起筆,蘸飽了墨汁,心中暗自思忖:“反正皇上又看不到,我就隨心所欲地寫吧。”
隻見他運筆如飛,轉眼間,四個張記自創的江湖體大字便如行雲流水般出現在了紙麵上。
“良善店家”
張好古端詳著這四個大字,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覺得這字比自己以前寫的要好看多了,畢竟這幾年他也一直在勤加練習。
那掌櫃看到這四個字後,眼睛都亮了起來,他連忙讚不絕口:“府台大人這字真是好啊!好字啊!”
旁邊圍觀的人們也紛紛附和,讚歎之聲此起彼伏。有人說這字寫得比書聖的還要漂亮,有人說這字猶如鋼筋鐵骨般剛勁有力……總之,大家都對張好古的字讚不絕口。
然而,在這一片讚揚聲中,唯有傅青主一言不發,隻是麵帶微笑地站在一旁。熟悉張好古的人都知道,皇上曾經說過張好古的字很醜的事。
張好古自家知道自家事,要不是自己做這知府,這些人不能這麼沒有邊際的誇自己,可是誇讚的人這麼多,自己也覺得比以前好看多了,也就得意的從袖袋裡拿出私印蓋了上去。
等用完印後,掌櫃的小心翼翼的捧著放到安全的地方,這個肯定是要裱起來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掌櫃的後來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將店名進行更改。他認為“良善”這個詞能夠更好地傳達出客棧的經營理念和服務宗旨,於是毅然決然地將店名改為“良善客棧”。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新名字,掌櫃的可謂是煞費苦心。他不僅在客棧門口張貼了醒目的招牌,還四處宣揚這個名字是由知府張大人親自起的。要是不信,可到店內看看知府大人的題字,上麵還有知府大人的私印呢。
這一招果然奏效,許多人聽聞後都對這家客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前來一探究竟。而當他們看到店內那氣勢磅礴的題字以及知府大人的私印時,更是對這家客棧的背景深信不疑。
隨著時間的推移,良善客棧的名聲越來越大,客源也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來。掌櫃的見狀,心中暗自歡喜,但同時也意識到現有的店麵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量。於是,他果斷決定擴建客棧,建起了高樓,增加了房間數量和設施。
不僅如此,掌櫃的還趁機在其他地方開設了分店,將良善客棧的品牌推廣到更廣泛的地區。而在每個分店中,他都將張好古的題字高高懸掛,作為客棧的核心價值觀和服務宗旨,時刻提醒著每一位員工要以良善為本,用心服務每一位客人。
就這樣,短短幾年間,掌櫃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將一家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客棧打造成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連鎖企業,自己也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富翁。
這是後話,咱得回來繼續。
當張好古辭彆掌櫃和那一家人時,他緩緩地走出客棧。然而,剛一出門,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外麵看熱鬨的人群把道路擠得水泄不通,仿佛一堵密不透風的人牆。
張好古不禁感到一陣無奈,他原本隻是想低調地離開,卻不想引起這麼大的轟動。但既然已經如此,他決定順勢而為,給這些熱情的民眾一個交代。
於是,張好古站在客棧門口,麵帶微笑,開始發表他的演講。他巧妙地利用這個發生的事情,以良善為主題,對鬆江府的民風進行了一番讚揚。他的話語如春風拂麵,溫暖而真摯,讓人們感受到了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百姓的關懷。
在演講中,張好古還不忘夾雜一些富麗堂皇的官話和套話,這不僅展示了他作為官員的威嚴,更讓百姓們對他的能力和擔當充滿了信心。他的每一句話都引發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眾們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對他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本來,張好古就以親民著稱,經常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生活。他的演講更是讓這種形象深入人心,百姓們將他視為一個真正的好官,一個值得信賴的領導者。
隨著演講的成功,張好古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愈發崇高。此時,如果有人膽敢對他說一個“不”字,恐怕會立刻遭到眾人的唾棄,被淹沒在如潮的唾沫之中。
最後,張好古微笑著對民眾說:“大家都散了吧,該忙什麼就忙去,不要影響交通,把路都堵了。我也要回衙門去處理公務啦。”他的語氣親切而和藹,讓人們感受到他的關懷和體貼。
聽到張好古的話,民眾們紛紛響應,開始逐漸散去。道路逐漸恢複了暢通,張好古也在人們的目送下,緩緩地走向衙門,繼續他的工作。
當人群逐漸散去時,人們仍然在交頭接耳,議論著張好古這位官員。他們紛紛稱讚張好古是一位難得的好官,甚至有人說他是自己生平從未遇到過的如此出色的官員。
這些百姓們都非常淳樸善良,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隻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就會對這位官員心懷感激,感恩戴德。張好古顯然做到了這一點,他的善舉贏得了百姓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喜歡學名張好古請大家收藏:()學名張好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