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天蓋地。
陳舊,庸俗,古板,偏見各種詞彙,無論是圈裡圈外,罵的那真叫一個凶。
原本,張一謀作為海外電影圈可以代表天朝的符號之一,在加上諸如《英雄》、《紅燈籠》、《紅高粱》之類的電影,群眾對他的期待值簡直是拉滿了。
可那8分鐘一出,好多人就像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姑娘被人掀了裙底,露出了那塊讓人惱羞成怒的遮羞布一般。
山呼海嘯的罵聲一片又一片。
於是,《黑暗八分鐘》的名詞應運而生。
成了現在好多人對於奧運會的認知之中,一個抹不去的痛。
而聽到了於珍的話,許鑫點點頭:
“對。”
“……那你又是怎麼看待那個節目的?”
“唔……”
許鑫一邊開車,一邊思考。
大概過了半分鐘左右,他才說道:
“我覺得還行吧,就節目質量而言,那八分鐘展現的天朝元素足夠吸引外國人的眼球,就夠了。因為閉幕式的演出本來就是為了吸引外國人用的,也展露不出來咱們的什麼東西。從這一點出發,沒什麼毛病。老外對咱們的認知不就是這些麼。什麼燕京歌劇,什麼紅燈籠,古裝之類的……這些在國外都是咱們的藝術符號。所以,就這一點來看,我覺得沒什麼。”
“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罵呢?”
“因為文化不自信唄。”
許鑫微微搖頭:
“我也罵過,就覺得張導的東西都太俗了,咱們國家根本不是這樣的。但現在想想……一個八分鐘而已,目的是引起大家興趣,那可不是得順著人家來麼。把豬騙進來殺,大概就是這意思吧?可奧運會對咱們而言意味著太多太多了,所有人的共同目的,都是告訴全世界,我們的文化、曆史、底蘊,以及現在翻天覆地的變化……
咱們缺這個,您看平常過年扭個大秧歌什麼的,大家不覺得有什麼。那是咱們祖宗留下來的藝術瑰寶嘛,哪怕不喜歡,都覺得熱鬨,喜慶。可遇到外國人了,牽扯上了曆史,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氣,攢著勁想讓全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我們。結果……一看到那八分鐘的演出,發現全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能不炸鍋才怪。”
這下,於珍對許鑫是真的刮目相看了。
因為這個認知也是她的想法。
她也是這麼認為的。
確確實實,得承認,在國人麵前,張導不能這麼乾。
路走錯了。
我們應該展現出來我們的新,而不是那些陳舊的東西。
可根據她的了解,那場演出之後,許多人是衝進後台和張導握手的。
親口告訴他:
“你勾起了我們去天朝的興趣。”
說白了,那八分鐘,張導給了外國人想看的。
所以外國人很滿意。
但卻沒給自己人想看的,所以自己人都在罵。
就是這麼個道理。
無關對錯,歸根結底其實就是自己這個學生說的那句話:
“文化不自信。”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