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天氣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已經連續下了近一周的大雨。
楊中信陽村,連日的暴雨和大江的水位暴漲,已經讓這個沿江小村筋疲力儘。
所有的青壯年甚至年輕女性,已經為了加固岸堤,好久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
不但是各種沙包土包需要堆疊,晚上還有年紀大的老人負責徹夜值守,生怕半夜江水破堤而出,淹沒了自己的家園。
這已經是王永中一路從魔都沿江走來,路過的不知道第幾個村子了。
但是無一例外出了魔都之後,江邊的大小城鎮村落,都如同枕戈待發的勇士一般,勇敢的對抗著這本世紀最大的一次洪災。
好在最大的洪峰已經過去,比起7月8月時候已經好了很多。
當時如眼前這樣渺小的村落,不知道被淹了多少個了。
更不要說農田了,大江的中下遊基本全軍覆沒,損失極為慘重。
王永中從出走以來這些天,一路走一路看,有時衝入荒山野嶺發泄一番,現場樹倒石崩。
有時一個猛子紮入江中,在比平時更為湍急的江水中逆流而上。
一路發泄下來,好在是暴虐情緒已經有所收斂,但是整個人還是了無生趣,沒有了往日的光彩。
原本一身舒適奢華的衣物,鞋履眼鏡,此時也早就破爛不堪,索性扔了鞋子,丟了眼鏡,赤腳而行。
吃食也不講究,江中的魚,林中的雁,有什麼吃什麼。
要不就和村子裡的村民們一起幫忙抗洪救災,在一個人頂十個人的巨力之下,每次都能好好的被款待一番。
就這樣一路彎彎繞繞兩百多公裡,來到了楊中縣的信陽村。
於是岸堤上又出現了一個高大威猛,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大漢,幫著大家一起搬運沙袋加高堤防。
“王哥您歇一會吧。一上午了好幾個小時了。就沒見你停下來過。”
王永中也不理會,抄起七八個沙袋就上了坡,三兩步就到了堤岸頂上,“咚咚咚”的卸下沙袋夯實堤防。
“二妞,彆叫了,我們已經勸過好多次了,他好像腦子有問題,就隻知道自己姓啥,連從哪來要去哪裡都不知道。不過真是一副好力氣啊,讓他乾啥就乾啥,就是吃的多了點。”
這個淳樸的短發女孩二妞,聽到這裡不願意了,“三哥,你這話說的,人家吃的多,乾的更多。不像你們吃的時候沒少了你們幾個,乾活時候人都找不到。”
如此胳膊肘往外拐的話語,讓現場的叔伯大嬸們都紛紛打趣起哄起來。
“二妞啊,你那麼關心人家,是不是看上他了。你問問你三哥同不同意找他做妹夫。哈哈哈哈。”
現場一片歡樂聲,給這陰雨連綿的環境帶來了一絲歡快的氣氛。
這次家家戶戶,就沒有不受災的,二妞家更是大戶,幾百畝地基本全毀了。
但是這丫頭虎啊,現在不但不擔心絕收,居然還想找男人了,這讓大家怎麼不興奮開懷呢。
王永中一直忙碌到傍晚,這才下了堤岸,和大家圍坐在一起,喝著薑茶吃著晚飯。
大家仿佛知道他不善言辭,所以除了幫他夾菜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交流。
但是七大姑八大姨們的眼光,可是不停的在王永中和二妞身上飄來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