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已經蠻久沒有見到自己愛人了,自從去年暑假,兩人陪伴了一段時間之後,後來風風雨雨的至今也隻能在電話裡慰藉相思之情。jing高定風衣,搭配白色真絲襯衣和米色格子a字褲和寶藍色小高跟。
抱著一大摞的琴譜走在學院中,沿途的學生甚至老師都紛紛側目,看著這個學院中最美的也是目前最大的學生。
周媛的美不是那種攻氣很濃的美,是那種如同淡淡綻放的蘭花一樣的秀氣安靜的美。
初一看就覺得是一個小美女,但是越看越漂亮,特彆是她獨特的音樂家的氣質,更是給了她一種無與倫比的優雅與知性之美。
所以從去年一進入學院之後,便成為了所有適齡男性追逐的對象。
好在她有個小保鏢,給了她很大的幫助。
“師姐師姐,等待我。今晚我們吃什麼。”
從身後追過來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方臉大眼少年。
一頭老土的發型,微胖的身材,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大腦袋和大眼睛。
“ang,是你啊。這兩天沒什麼胃口,想不出吃什麼,隨便吧。”
周媛對於這個師弟還是蠻好的,剛來學院的時候,受到了對方很多幫助。
生活上也好學業上也好,甚至幫自己趕走了很多登徒子。
雖然在演奏的理念上,兩人經常因為是不是要過分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表情,產生過很多次爭執。
但是這些學術上的爭論,對於兩人演奏水平上也有不小的幫助。
而他們的師父格拉夫曼也樂見其成,對於兩種演繹方式都給予了肯定。
特彆是ang的略顯浮誇的表現形式,雖然每次看到也不太習慣,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鋼琴家多樣性方麵考慮,還是持支持的態度。
時代不同了,對於越來越小眾的藝術形式,古典樂正在走下坡路。
20世紀群星璀璨的時代即將過去,新的世紀格拉夫曼想不出還有什麼可以比肩那些大師的人物。
拉赫、普羅科甫耶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維奇、勳伯格,創作出多少傳世偉大的作品。
伯恩斯坦、富特文格勒、切利比達克、卡拉揚,指揮家的標杆,一直到二三十年後他們的唱片也是最受歡迎的。
梅紐因、海菲茲、霍老、魯賓斯坦、這些頂級的演奏家,帶領著,阿什肯納齊、阿格裡奇、古爾德、裡赫特、肯普夫等等後來者,讓整個20世紀的樂壇眾星雲集,繁榮昌盛。
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特彆是互聯網興起,年輕人對於古典已經沒有那麼感冒。
流行音樂,電子樂、搖滾樂成為了寵兒。
人才也更是青黃不接,新生代可以拿得出手的屈指可數,基辛,周媛,沒了,非要說還算年輕的齊默爾曼今年四十多,格裡莫也三十出頭了。
但是對於ang,他還是非常看好的,是作為年輕一代,對標大師級人物去培養的。
正好這次來了個周媛,可以幫助自己,一起好好的教育教育這個小猴子。
不然他還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呢。
ang確實這麼想的,在他的認知裡,隻服基辛一個人,當然了,後來增加了一個周媛。
想想一個東北小城市裡的工薪家庭出身,一路學習鋼琴,十五六歲就來了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學院拜了最好的老師格拉夫曼。
就問還有誰,這樣的天才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