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中旬,清大的小禮堂,一場隻為王永中一個人舉辦的畢業典禮,在眾多能讓學生們咋舌的大佬們的出席下,隆重的開始了。
作為華人,免不了的這些程序和儀式感,先是學校大校長發言,然後是計院的院長,最後是王永中的博導。
主要是集中在可以公之於眾的眾多成果和產出,但光就是這些,也讓台下的師生聽得目瞪口呆。
台下多數都是和王永中合作的各家機構的員工和老師學生。
但由於項目太多,互相間的保密條例的關係,都不知道各自的研究情況。
這次通過領導們,炫耀式的發言,這才發現,這短短四年,居然會有如此多的研究領域都有他的身影。
王永中也按部就班的,穿上博士服,上去領取證書,再由大校長撥穗。
今後請叫我,王博士。
“王博士,有沒有想在學校掛一個教職?副教授開始怎麼樣。”
其實最近學校已經和自己談論過好幾次,想讓王永中在學校任職,這樣一來就可以徹底綁定這位天才大佬。
但是王永中有顧慮的,已經走到台前的他,今後一定會在各個領域,和西方和美麗國產生衝突。
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總之等美麗國反應過來後,一定會一點點的針對自己,絕無例外。
如何使用有限的時間空間,讓自己更為強大,在之後的對抗中占得先機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加入清大這個大家庭,得到的幫助不多,但被自己牽連可能性極大。
“校長,認不任職,都不減少我對學校的感情。合作也絕不會停,而且隨著我們的發展加快,和學校的合作還會更多更緊密。”
校長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今天隻是最後做一次努力罷了,也放下心思,拍拍王永中肩膀,勉勵了幾句。
一個多小時,一場小型,但規格極高的畢業典禮就這樣完成了。
台下,思齊和琳琳還有黃軼,衝著王永中招招手,四個老同學又聚在了一起。
“王同學,恭喜恭喜,我們才大四,你居然博士的畢業了。太不公平了。”
琳琳有些不忿的說道。
“你也不差吧,已經保研了,高質量的論文是層出不窮啊。照這樣下去,你兩三年也能博士畢業了。”
宗曉琳這一年,通過人工ai結合生物化學,在計算生物學等方麵產出極多。
如今更是將生物蛋白的預測做到了令人絕望的程度。
當然這個絕望的是那些相關研究的科學家們。
原本辛辛苦苦研究一輩子的成果,通過人工ai的計算之後,隻要幾周甚至於幾天。
宗曉琳的團隊甚至有人提出一個誇張的說法,就是相關研究的傳統科學家們,在人工ai的麵前,就如同部落酋長見到了航空母艦一般。
當然這話是太誇張了,ai的局限性還是太大,還是比不了一些真正的頂級專家。
但是這就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在他們還在花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去計算的時候。
我們早就通過ai,走了大量的捷徑,結合上人力之後,絕對會在短時間內,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甚至上個月,一種新型的止痛藥,已經開始申請臨床試驗了。
這種不同於傳統的兩大止痛藥領域,阿片類和非阿片類。
這是一種新型的靶點通道藥物,區彆於上兩種的機製,可以在鎮痛的同時避免了令人遺憾的上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