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寶鋼的領導和市裡國資的領導,就趕到,會議室中也開始了就這份意向書的討論。
“王總,我覺得蠻好的呀,我們現在賬上躺著幾百億呢,不投資一點不是虧了嘛。”
“是呀,而且也是投資熟悉的鐵礦項目,雖然品位低了一點,憑我們的技術和管理能力,利潤也不算少。”
說完拿出ppt,比起意向書更詳儘的ppt。
從投資規模到投資周期,從幫忙建設管理,到今後利潤曲線,是一份標準的忽悠人能力極強的ppt。
連國資的領導,都被他的演講打動,心心念念的想著,咱們國家今後在國際鐵礦市場上大殺四方的場景。
這都是政績啊。
王永中當然不是沒有準備,雖然他是絕對大股東,可以粗暴的打回任何決定。
但畢竟自己是和國資合作,該有的尊重還是要給。
王永中看著前景極好的ppt,心裡也有些奇怪。
這黃總那麼快就和他的上麵也就是寶鋼溝通好了。
這ppt可不簡單,數據的真實性,預測的可行性都極高。
其實不出意外,這個項目多多少少還是可以賺錢的。
像這樣的資源型項目,微利保本甚至小小的虧一點,問題也不大。
比起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國際礦業方麵的話語權的提高,還有原材料安全穩定的來源,這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比,現在給你中東的一片石油油田,但是每年要虧個10來億,你看國家要不要這油田吧。
但眼前的這個天坑可不一樣啊,簡直就是無底洞。
王永中依稀記得,2017年西澳法院判決中信泰富需向帕爾默支付300多億人民幣特許權使用費。
這就說明兩家人家的訴訟是一直沒有停過,後續的風險太大。
而且這個礦山的實際產量,其實不是當初設計估算的3000萬噸,而是隻有1400萬噸。
這樣的大投入和如此不成比例的低產出,誰投誰是大冤種。
此時的王永中還是認為,遠在澳洲的黃總隻是為了政績,所以腦子一熱去投資礦場。g的資金借由投資,劃到自己兜裡去。
到時候以億為單位的美金,就會嘩花的流入黃總和某些人的兜裡。
到時候這個天坑拋給王永中和國家,真金白銀就是他們這些碩鼠的了。
“那我現在就說一下我的看法,對於這座鐵礦,大家有過深入了解嗎?開采難度,礦石品味,需要投入的設施。這ppt中都是你們預測。現在我說說我的預測。這是澳洲當地最權威勘探技術公司出的報告。”
寶鋼的古總一愣,這個王總看來是有備而來啊。
王永中將資料投到屏幕上,開始了解說。
“大家看地圖,這個礦場的位置實在是太偏了,周邊沒有任何淡水河流。
需要建造的海水淡化廠的規模將會很大,預計可以供養幾十萬人的日常使用都足足有餘。還要建造45萬千瓦燃氣發電廠、30公裡礦漿管道及專用港口,配套的幾百公裡的鐵路。g,但產出要差多少呢?去年一年,fg總共產出赤鐵礦,3億噸。